大家是不是有一种这样的共识:只要提及“山东人”,核心印象都会集中在“实在、热情、重情义、守规矩”这几个点上。
可有位“口音”在全国都很有辨识度的朋友,偏偏没有这样的认知。他开着越野车,带着一家老小来山东某城游玩,因为他自己开车时不守规矩,突然加塞并道,导致后面的本地一司机追上来,摇下车窗对他一顿输出。
这下可把这位远方的朋友给委屈坏了,转头就在头条上吐槽:“我就是突然加个塞,并个道,不都说山东人好客吗?怎么还骂人呢?以后再也不来山东了!”
首先得说清:骂人肯定不对,再急也不能带脏字,这一点没的说。我虽然代表不了全部山东人,但我可以代表我自己给您道个歉,让您受委屈了。
不过咱也得掰扯掰扯——马路上车水马龙,大家都守着规矩开车,你突然“加塞”,让后面的司机急刹车,还差点造成车祸,换谁不窝火?
被骂了,您委屈得像个“受气的小媳妇”,放下自己的“过失”,转头吐槽别人的“不妥”,还把我们整个“山东”都给捎带上。这“锅”,我们山东人不背。
总不能自己先坏了规矩,出了事儿倒怪别人不够“好客”吧?就像走斑马线,大家都等在红灯,您非要闯红灯横穿马路?
真想感受山东人的热情,下次再来时,好好开车、客气待人,您再品品“好客”俩字到底啥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