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郑桂华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做一个专业的阅读者》,这节课从理解阅读活动、反思自己的阅读经验、构建高品质的阅读趣味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听了老师的课更多的是惭愧,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读的东西少之又少,而且阅读偏向散文小说类,没有广泛阅读。我们要学会阅读,广泛地阅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从阅读中学习。阅读的目的主要有四种,一、为了娱乐消遣。二、为了获得某些信息。三、发展阅读理解能力。四、分享人生体验,改进生活世界的体验。我阅读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发展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现在的我比较享受阅读的过程,感觉阅读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在阅读中,我还是停留表面的读,没有的进行深层次地阅读。听完今天课受益良多,对如何突破自己的阅读局限有了新的思考。首先要细读文本。通过默读、朗读、浏览、圈划、比较质疑等方式参透文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过程多思考。“心有疑,随札记”边读边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读书笔记是不错的选择。在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在重点部分做标注,以便细细品读。其次,进行专题阅读、比较阅读。通过专题阅读对文本有一整体的把握,更适合研究阅读。比较阅读更容易发现作品的个性,作品的特点也会更直观的提现出来。再次进行批判性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勇气去吸收,也要有勇气去摒弃,摒弃不适合自己的部分。只有这样,才有望突破阅读局限,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生活中我们应该构建高品质的阅读兴趣来丰满自己的灵魂。如何构建自己的阅读兴趣呢?第一、定向阅读,在阅读类型方面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阅读就像一只无头苍蝇。漫无目的的阅读只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选择阅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阅读。世界上的书有多种:有的不值得一看,有的流传一阵子,有的将永垂不朽。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这要求我们要有选择的阅读,选择好的文本去阅读。第三、适时的反思。读书无非是与另一个人进行思想碰撞、交流,在读中反思,读中成长。第四、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不是阅读的状态,阅读的兴趣应该是持久的,克服所有困难的。我们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天都要完成的阅读计划,每天坚持去完成。习惯养成自然,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就如董卿所说“一天没有读书就像没有洗澡一样难受”。让我们做一个专业的阅读者,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埋下一份丰富的精神财富。
不知不觉已经年末了,这一年我加入了青椒计划,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在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取暖,共同进步,每一天都很充实。在《万师互教,重师成长》专题百位入选作者中找到自己的名字很激动,就像上学时受到老师表扬一样高兴。但在写文章时也有“书到用时方很少”的遗憾,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向王艳着老师学习,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