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看到喵咪安安静静地坐在窗前或门口,没什么动作,仅仅是看着外面的风景。它欣赏外面的风景时,是那么平和、安稳,又有点深邃,有点禅味。当它察觉到你在叫它或者靠近它的时候,它会平淡而温和地“喵”一声,像极一个萌萌哒的小阿尼陀佛。
这就是在欣赏美丽风景的猫。在我们认识的动物中,猫算得上非常会享受的动物了,吃喝耍睡,自由自在,还经常做起安静的美猫男子。而当猫安静的时候,便是我最喜欢它的时候。这个时候它没有什么欲求于你,没有什么义务责任于这世界,无欲无求,潇潇洒洒。在舒舒服服地看了一下午阳光之后,伸伸懒腰,又神采奕奕。
于是我常在想,猫咪能看懂美吗?
其实美是什么来着,我们对它的描述通常比较笼统——或是好看呀酷毙了,或是色彩鲜艳洋洋洒洒。我们读过那么多书,书里书外大多会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美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美的。如果我们再看到另外一首古诗,却无从论定它写的是否美,美到什么程度。
我记得是鲁迅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人心中本来就有诗,才看得到诗的美。倘若人俗不可耐,哪里会懂诗情画意。不过话说回来,诗的美不是诗本身所有,是因为我们内心藏着一份诗意。看的美,一半来自诗,一半来自你。再往下讲事物的美也是这样,若是心中没有一份欣赏的态度,拿着实用主义或是科学态度去看,美是多半不会产生。
我曾读到朱潜光先生的“实用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这其实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的态度。就拿一个古代的花瓶来说吧,用实用的态度去看,是用来装盛什么东西怎么好;要是从考古学者的角度,就会想着花瓶的款式是什么年代的,用的什么原料之类。但如果我们认真地欣赏它,看它的线头,看它的色彩,看它的花纹。没错,欣赏美的时候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这古瓶上,不会跳离古瓶去想它的衍生。只让它给你古典、优雅的美,再将它置于厅堂,屋子就多了一点古韵,人受得些许陶冶。
所以,美是没有目的,它本身就是结果。欣赏美的东西,需要我们摒弃内心的欲求,忘了自己的身份,拿出自己内心的美,是与眼前的美融合、交流。现在我们知道,古诗美是因内心有一份美,古诗有多美要看内心美与外物美如何交流。
我们常常说俗事缠身,没有时间好好停下来欣赏。我们只要稍微回想下就会发现,如果我们用实用的态度去思考一件东西的用处有多少,能用它赚来多少钱;或是用科学家的态度钻研它的组成,因果,影响。反反复复之后,我们就会觉得疲惫。只能说这些行为劳神伤力。但欣赏艺术,感受美就不一样了,看一幅书画作,听一曲古筝吟,读一首古词,品一杯清茗,神游其中。
这样是如何都不会感觉到疲倦的,相反是一种休息。所以我们常常看到高雅人家的房屋里会有很多书画古玩,这样他们随时可以欣赏美,放松身心。
现在我也能肯定地知道,猫咪也看得到美。它爱看路上的花,却不跑下去蹭它、闻它;爱看路上的行人车辆,却也从不参与其中。它只是静静地看着,没有多一点的欲求,也没有半丁点的遗憾。它花半个下午的时间和窗外的美做交流,是它一天中最惬意休息方式。你可能会问,“子非猫,安知猫之乐?”没错,我就是知道猫咪的内心,屋里比窗口舒服的地方多得是,它为何偏偏钟爱窗边?猫咪的行为已经没有实用态度了,它现在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猫瘦,无竹令猫俗”。
我们何必生活得太实在呢?何不细细品味各种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