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每个人最奇妙的旅途,每当回首遥望,总有一些快乐美好的回忆。记得父亲经常带着年幼的我到动物园看各种动物,最喜欢的动物就是孔雀,每次驻足停留,期待它们的开屏。它们仿佛是天生的舞蹈家,婆娑起舞,踩着节奏展现它们的美丽,头顶羽毛,就像戴着精美的王冠,身上的羽翎色彩斑澜,像一件染色的锦衣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轻盈灵秀又雍容华贵。小小的我惊叹它们的美丽与灵动,心里想,这肯定是仙鸟,是有故事的鸟。
孔雀两个汉字最早见于《山海经》;东汉《异物志》记载岭南的孔雀:“孔雀,其大如大雁而足高,毛皆有斑纹彩,捕而蓄之,拍手即舞。”孔雀是百鸟之王,人们认为它们是最善良、最聪明、最爱自由与和平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藏传佛教的大孔雀明王,东密认为是大日如来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的化身,能消除毒害,消除病苦,护国息灾。传说孔雀亦是“凤凰”的化身,孔雀开屏乃吉祥之兆,屏开富贵,繁华似锦。
眼前这只孔雀是开屏造型的青铜件。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夏、商、周三代为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形各种各样,浑厚凝重,刻铭文,花纹繁缛富丽。青铜器是我们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是当时文化与科技的代表。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最早出土的青铜器是由甘肃马家窑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制而成,制做出来的时候是呈黄金般的土黄色,故亦称吉金。因水分、酸、碱、空气、微生物的长期影响,青铜器受腐蚀,逐渐变成铜绿色。学生时代从教课书中知道的青铜器,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司母戊大方鼎,后来慢慢知道有四羊方尊、西安铜车马、曾侯乙编钟、妇好鸮尊……
这只开屏孔雀圆雕立体造型,孔雀的头冠紧贴屏上,两眼微凸注视前方,嘴微上扬,彰显它高贵神气、端庄典雅之气质,屏呈椭圆形斜喇叭状,三层羽毛叠展,顶端羽毛呈自然扇形,内空可置物,前羽翼至底高22.6厘米,后羽翼至底高19厘米,鸟身前后长11厘米,左右宽5厘米。外型轮廓线条刚劲有力,灵动华美并举。这件孔雀身上布满红斑绿锈,仿佛在诉说它历经沧海岁月,但每根羽毛的筋线却历历在目,可见当年工匠的精工制作,也体现了那个时代非凡的鋳造工艺。
从底部不规则的截面可以看出,此孔雀应有底座,或许它是一件大型青铜器的顶部装饰,不知什么原因,它被人硬生生从器物上扳下来,非常可惜我们不能欣赏完整的作品。
青铜器大多数用锤揲法锻造或失蜡法铸造而成。制造青铜器的范通常是陶制的,精细的作品由蜡作范,制品由内范外范多块制成,古代的每一件青铜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古物封存着人类的生活轨迹,封存着人类的记忆。孔雀乃凤凰化身,神鸟来兮,国泰民安。孔雀亦是权力的象征,繁华似锦的图案体现皇族风范。“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首创作于南北朝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诗中用一对孔雀比拟坚贞的爱情。“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古往今来,有无数诗词经典记录人们对孔雀的崇拜和赞颂。这只开屏孔雀寄托着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工匠们用青铜铸件让之永恒开屏,让美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