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选摘
联机学习者的5个特点:【记关键词】【主题阅读】【开机阅读】【跟踪行业】【持续输出】
【记关键词】
在写作时,很多过去的阅读积累并没有用上,我只是定好写作框架,在需要素材的时候,我默默输入了最可能的关键词。今天大部分书你也知道的,只能当快餐,消磨一下闲暇的碎片时间,这种阅读算得上是一种“阅后即焚”。广泛阅读让我记住了很多很多关键词,等到我需要资料的时候,我会用“关键词”去搜索。
遇到任何问题,我会第一时间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人研究过吗?
他的研究最可能去哪里分享?
我用什么关键词最可能搜到?
如果我把这些关键词线索梳理一下,放进我的知识体系大纲,以后遇到问题,我直接去搜就好,特别好的,还可以用一些资料管理工具,贮存起来备用。
【主题阅读】
信息不是知识,知识是有组织的信息。
一定要在某个方向或专业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树,要保证一部分阅读时间围绕着自己的知识结构树升级、迭代、进化去展开。
【开机阅读】
我提倡大家在阅读信息时,不能只依赖手机推送和朋友圈,还是要定期打开电脑,看看不同的门户,看看更多不同类型,不同观点的新闻,让自己能够把事物联系起来思考。
【跟踪行业】
越是联机时代,越要长期关注对标几个行业发展趋势,参加行业活动,这样随着时间推移,你就能慢慢知道行业的来龙去脉,认识行业牛人,进入行业核心圈子,接触到行业核心资源,这才叫了解一个行业。
关于跟踪行业,我建议大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否定期关注某个行业的新闻?
我是否定期查看某个行业的期刊?
我是否定期参加某个行业的会议?
【持续输出】
作为联机思考者, 不能只满足于从网上输入信息,也要主动输出信息,最好是带个人标签的信息,完成个人网络品牌建设 。输出信息并不一定非要写微信公众号,其实参与一些高质量社群,在里面进行深度交流和思考,也是一种输出。
关于输出信息,我建议大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是否定期在某个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是否加入某些高质量的社群并经常参与深度讨论?
我是否会走入线下活动面对面吸收新思想?
Step 2.思考
秋叶老师的文章内容非常适合超级个体,特别是做知识付费类的超级个体,他讲了很多自己的技巧和方法,毫不保留地分享了他的经验,其中有一些是我感到比较反常识,或者说打破了“思维墙”。
01
他说到广泛阅读只是为了记住了关键词,便于需要的时候搜索,而不是说记住了很多知识点。
而我平时所企图的是,在看东西时能顺便记住素材,要用时能够信手拈来,这可能是从小应试中的养成的习惯,而对于职场人士来讲,学生时代那种死记硬背的背素材方法,不是非常适合。另外一点企图是,企图文章中所有的内容都出自于自己的思想,觉得这才是自己真的货,然而这样是很不容易做到日更的。
完全可以通过比较轻松愉悦灵活的方式来应对写作。就像我常常惊叹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的素材新颖有趣,一方面是他的团队给力,另外一方面我猜测他在这素材方面应该是需要的时候才去找。
02
秋叶老师他做到遇到任何问题,他是第一时间问自己的是,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人研究过。正是“前人之述备矣”。
那这就好办了,可以站在别人肩膀上去做更高更好的事情。而通常我遇到问题时,先想到的是拿一张思维导图开始去思考。真的是牛人和普通人在思考方式上差异很大。
其实完全可以先去想想有没有前人的案例可借用,如果已经有现成的套路,干嘛自己还去?我心急火燎地去思考过程,但忽略了个人能力的局限性。说到这里就是涉及到“搜商”的问题,你知道怎么去,去哪里找吗?
03
老师提倡阅读信息不能依赖手机的推送和朋友圈,还要定期去打开眼界。
这跟我以前的想法不同,以前我觉得要专一,那么必须把注意力关注着某个领域当中,这样才不会分散精神,而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他是希望打开视野,实现一种万物共联、万物互通的感觉。
这样看来,不能局限阅读的范畴,起码能够拿出两成阅读的时间放在其他的领域当中,这样又能够实现一种泛阅读的可能,就在随机漫步的阅读中去发现你想要的内容和东西。
关键还是2点。你的目标明确了吗,赛道明确了吗,另外,最好能在这些泛阅读当中去抽丝剥离,拨开现象,看到底层,看到基本规律,然后像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所说的,把一条临界的规律放到其他的领域去运用,依然大概率的正确。
04
比较触动的是跟踪行业这点。“联机”时代,必须得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这在新媒体行业愈加重要。因为这些内容通常容易落后,也许六个月前这些理论可以通用,六个月后就out了,又有新的理论出来。比如微信在两三年前非常容易上手,是个傻子都很容易吸粉,但现在吸粉非常困难。
在长期对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这点上,自己做的不好,首先我对于行业这一块界定不是很清晰,有点模糊,到底是新媒体还是个人成长呢?还是知识付费呢?其实是,很少去认真研读期刊,这在大学时是非常重视的内容。那些在校园网很容易找到的宝贝,工作后就疏远了,不应该呀。
05
关于持续输出这一点,还勉强可以做到,但是离老师的标准还有点远。
比如说参加高质量社群,并且参与深度讨论,做得不足。平时在牛人比较多的群里习惯围观。另外就是走到线下活动,面对面吸收新思想这点,因为所处的城市是三线小城,没有太多活动,如果去北上广深,涉及到路途问题。我想,知识IP群是需要要好好利用起来的。
Step3.行动
01制作容易拿取的知识体系大纲
放在幕布或者是其他的思维导图工具当中,以前没有特别好用的在线协助工具,现在有了,就应该发挥出它的效果了。
02 把阅读换成记关键词的过程
画成思维导图也是关注关键词,在速读中圈出重点关键词,便于下次快速定位和拓展知识
你不可能把每个细节都记住,相信我,那样太费力了
03 提升搜商提升
把常用的5个技巧写出来,贴着,在研究课题和写大纲时把知乎等网站用起来
04 关注行业的新闻
定好赛道后,搜索相关的公众号
05 在知识IP营3群通过搜索重要人物的聊天记录,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