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一直不敢看这部电影,以为情节很压抑,后来看到豆瓣高分推荐,就下载下来了。
这是一部深刻的电影,它像一剂慢火煎熬的猛药,喝完后头晕目眩,醒来后却把自己和整个世界看得更加清楚——教人观心、察外。
《死亡诗社》中的“死亡”二字,并不代表我们通常理解的黑暗、压抑,而代表“生命无多,抓紧时间,活出自己”!
同样,这也是一部悲剧。影中学校并非教育学生如何挖掘自我,而是教育他们如何习惯于服从与规矩,哪怕这些教条与自我相冲突,哪怕磕得头破血流,也必须适应。
因为,这学校的四大支柱是——“传统,荣誉,纪律,优秀”。
为学校的荣誉,恪守传统,遵守纪律,本是好的。可校方执行起来,为了超高升学率以及家长的期待,压制学生所有的个性发展。理由是传统与纪律。
在最青春的岁月,本该五彩斑斓,却黯然失色。一个个鲜明的“我”,活哪去了?
01
电影一开始,展现的是高中生平日上课的情景,化学、拉丁文、几何学,枯燥、刻板的教学方法,学生们照着做就不会错,谁也不敢思考别的事,因为一旦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便会扣掉学分,拿不到满意的成绩单。
不同于以往,一位年轻的英文老师(基丁老师)就职,打破了这所学校的教学传统,第一节课便是让学生们离开教室,走进观察一组照片——前几届的学生合照。
他说:“你们从这里经过很多次,肯定没有仔细看过他们,他们和你们差别不大,同样的发型,充满活力,与你们一样,野心勃勃,和你们一样,世界就在他们手中,相信自己能成就一番伟业,就像你们很多人一样,他们眼中充满希望,与你们一样。”
“但他们是不是就曾经蹉跎岁月,而错过他们本可能成就的任何事业?因为,你们看,照片上有些人已经成为花下之尘,如果你们仔细听,你还能听见他们留下的忠告,快,走近一点,听到了吗?”
所有学生耳朵贴近墙壁,基丁老师在背后发出:“seize the days(抓紧时间)。”
一遍又一遍低沉的“seize the days”,听得学生毛骨悚然,但印象深刻。
就是这样的英文老师,让学生站在讲台,体验新视角,告诉他们要时刻用不同眼光看待事物;让学生边踢足球,边大声吼出高亢的诗歌,激发斗志;让学生自己写诗,鼓励他们,而非恐吓强制;让学生们在操场上,按自己的节奏走路,而非跟着别人的步伐。
告诉他们,做你自己。
电影的烘托与对比效果十分出彩,上其他科目的氛围是提心吊胆、紧张无趣;上英文课的氛围是欢声笑语、醍醐灌顶。
02
数学、法律、医学工作能让人活着,而诗歌、浪漫和爱,告诉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于是,以尼尔为代表的一组学生,成立了该校尘封已久的社团——死亡诗社。
渐渐地,夜晚在山洞里颂诗讨论,白天为心中所爱付出行动,电影的色调由灰白暗转为暖色。
羞涩的诺克斯面对自己喜欢的姑娘,从脑袋发懵、言语不清,到写诗送花、大胆表白。此时的诺克斯心里清楚,无关乎姑娘是否喜欢他,他要做的就是告诉她,“我喜欢你”。
能不能“在一起”是一回事,而是否有勇气表达“在一起”的意愿,是另一回事。姑娘最后看上的,是他的勇敢与担当。
诺克斯的故事是喜剧。被诗社影响到的还有一人,是尼尔,他的故事是悲剧。
尼尔的梦想是成为演员,而他父母的愿望是他一定要成为医生。在父母的愿望上,尼尔的所有事情都得被淘汰掉。
可是,被诗歌激发的尼尔,无法抑制内心的躁动,背着父亲报名了一出戏剧表演。过人的天赋与异常的热情,使尼尔当上主演。无奈被父亲发现,父亲声色俱厉地呵斥。
“我演的是主角,那戏明晚出演。”
“我不管,就算明天世界毁灭,我也不管,你不准去演!”
所有与父亲的对峙,尼尔全部以“yes,sir”结束。
尼尔不是没有述说意愿的勇气,他是面对着父亲与母亲两人强大的无形压力——“我付出了很多牺牲才让你到这儿读书的”、“你知道成为医生对你妈妈有多重要”、“你要上哈佛,你要成为一名医生”。
一个十五岁左右的高中生,根本扭转不过来。
最后,看着毫不妥协的父母,尼尔平静了。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解决个人梦想与父母期待的办法。
打开窗户,将演出的花帽留在窗台,赤裸身体,平静地走进办公室,平静地拿出左轮,尼尔开枪自杀。
他的脸上,毫不犹豫,也毫不悲伤。
肉体留在尘世,尽孩子的“职责”去满足父母的期待;灵魂带走花帽,“溜”向天堂去当演员。
也许尼尔觉得,这一枪,可能能解决和父母未来十年的争吵。这值得吗?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不能替他下决断。
尼尔之死,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是社会教育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03
《无声告白》的封面,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他们还不知道。”
莉迪亚也是活在父母的期待中窒息死去。不同的是,父亲希望莉迪亚广泛社交,认识很多朋友,因为自己年轻时只埋头学习,没有亲密伙伴;而母亲希望莉迪亚发奋学习,前往自己没有走上的路——成为医生。
两个“极重要”的期待,使这乖女孩活得太累,最后撕碎了她。
尼尔叛逆,斗争到绝境,平静离去;莉迪亚顺从,顺从到疲惫,平静离去。
也许就像《无声告白》所说的,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
04
看完这部电影,使人回忆。
我们大多数人的中学,禁止早恋,没有体育课,没有假期,统一制服,甚至统一发型,书中、试卷上永远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标准答案。目的只有一个——集中精力,拔高分数。
学校把升学率当作指标,大多数父母把考上985大学当作期待。学生似乎沦为工具,青春期成了叛逆期。
老师和大多数家长只关心成绩单的排名,排名升则喜,排名降则忧,甚至怒。
而学生在班上的快乐指数排名,家长和老师真的关心过吗?
很多时候无人问津吧。
心寒。
所以,会叛逆。
心理学中,叛逆并不是单纯的年龄阶段所特有表现。
它是一种声音,仔细去听,“你们对我的要求,使我很难受”;它也是一种挣扎,是个人愿望与旁人期待的斗争,斗争的结果经常是僵持不服从,甚至用自残的形式去表达愤怒。“学生跳楼”是极端的例子。
叛逆目的,也只有一个——逃避期待,想做自己。
因为,生是自由,不是桎梏。
骨子里如此。从来如此。未来也如此。
05
影片最后,因为尼尔之死,学校为摆脱干系,开除了基丁老师。
知道真实情况的同学,在最后一刻,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基丁老师的尊敬,挑战制度与权威,表达真实的想法。
“O Captain, my Captian”。(哦,船长,我的船长。)
图片中,一部分人站起来了,一部分人坐着。很正常,就像社会中,有人会反抗,也有人会妥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