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一周不吃糖,但不可三日不吃盐。因为据专家称,人一旦三天不吃盐,就会生病。
现在,我们随时都可以到超市去买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但在古代,盐曾是人类最渴望的商品,很多时候甚至比货币还要珍贵。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太史公司马迁就将盐列为各地与玉石、金、铜、铁等具有同头发付费位的重要资源。
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它是怎么生产?怎么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呢?
“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许慎在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写道:“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初期盐的制作,是直接安炉灶架铁锅燃火煮。二十世纪50年代,在福建的一次考古挖掘中,发现有煎盐器具,专家推测是仰韶时期的物品,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1936年,曾仰丰出版《中国盐政史》,其中讲道:“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因不是本篇重点,就不展开讲故事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晒法后来成为海盐的主要生产方法。在影视剧中,我们也看到过海盐大片大片的滩涂地上,辟成一块块整齐的盐田,灌入海水或盐湖水,经过日晒、蒸发,地面上就结晶出白花花的盐,利用人工或机械收集起盐块,再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加工。
除海盐外,井盐也是食盐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也是盐井的发明地,最早的文献记录可以上溯到公元前。据《蜀王本纪》记载:“宣帝地节(公元前69—公元前66)中始穿盐井数十所。”但井盐怎么生产的,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不太了解。
碰巧,国庆节期间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看到了一组汉代画像砖,其中有一块展签上写着“盐场画像砖”。上面的文字是:此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东汉时蜀地的自然生态和井盐生产的繁忙景象……井盐主要产于川滇地区,蜀地井盐尤闻名全国,史称当地“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桔柚之园”。当时的盐场都座落在山峦重叠、树木丛生、野兽出没的山峪里;盐井都较深,井上有高大的井架,并采用了比较先进省力的定滑轮装置,可上下拉动绳索取卤;采盐和熬盐煮卤的地方相距不远,通过竹筒将两个地方结合起来,使取卤和煮盐的两道工序紧密相连。
图像的主体是位于右下角的那一口盐井,井一定很深,取盐又十分频繁,智慧的盐工们在井中架上了两层竖架。有四个人两人一组分别站在上下的架子上,引绳提取盐水,看着他们的动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号子和滑车咿咿呀呀的声音。盐水升井后,不再依靠人力运送,而是顺着铺设好的竹筒流到不远处的锅灶内。锅是一口大锅,锅上冒着热气。灶口一人在烧火,他身旁的燃料已所剩无几。在烧火人上方的一块区域里,两位樵夫各背着一大捆柴火,正急急地赶来。在这一块不大的画像砖上把汉代的井盐生产情况,以及烧盐工人的劳动生活具体地表现出来了,也让我们理解了盐贵的原因。
煮盐的内容只占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一左右,剩余的绝大部分画面则是田园风景。群山层层环绕,山中有各种禽兽或悠闲、或奔跑,两个人似在耕种,也似在狩猎,正是当时当地的真实生活写照。
联想到这是一块从坟墓中出土的画像砖,它是不是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墓主人自己或墓主人的后人,希望以此来表达一种希望,让墓主人死后能拥有这样一口盐井,一个有山、有水、有动物、有奴仆的庄园,过上宝贵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