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山西有烈妇荊氏于丈夫死后,自缢殉夫,此时传到朝廷之中,礼部上书请旨旌表荊氏。
康熙道:“轻生从死,反常之事也。若更从而旌异之,则死亡者益众矣,其何益焉!王以下至於百姓,夫死妻从死,当永行禁止。”意思大致就是既然老爷们儿已经死了,寡妇该当好好活着才是,烈女殉夫精神可嘉,但却有些残酷,不如禁止了吧。
从这话看来,康熙死后庙谥为仁皇帝,似乎也有点道理。其实细琢磨,这事康熙真的不好办。你想啊,此时他的爷爷皇太极死了四十几年,奶奶孝庄太后却一直活得很滋润;他老爹顺治也走了许多年,可老爹的皇后孝惠太后活得有滋有味,而且跟自己还十分暧昧。若是下旨旌扬殉夫烈妇,不就是打自己的耳光吗?他才不会像那些礼部大员那样白痴。
说起殉夫之事,却也不是普通百姓家的专利,他帝王家中也有这等人物。今日大狮便说上这个一个女强人,她便是大辽律阿保机的老婆述律月理朵(汉名为述律平,又称萧太后)。
话说,公元916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在现在的热河地区建立了契丹帝国,947年他儿子改国号为“辽”。
契丹原是游牧民族,在男女之事方面跟中华正统不太一样。在汉家眼里,契丹人的所作所为有失纲常伦理。契丹人的习性倒是跟中世纪欧洲国家有些相似。打个比方:若是国王死了,王后会和国王家族中的近亲再婚,仍然可以开开心心当王后。比如哈姆雷特的老爸死后,母亲再嫁小叔一样。甚至还有直接嫁给儿子的,古埃及就有这样的事情。乖乖隆滴咚,让我等看的瞠目结舌啊。换一句老话“蛮夷不教化,与兽类无疑。”
到了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灭勃海国之后在归国途中死翘翘。连个遗嘱都没留下,帝王家中最忌惮的就是帝王暴卒,这很容易引发宫变。
皇后述律平赶紧行动,首要之事便是废了亲生的长子耶律倍,扶立次子耶律德光为储君。为何要废长立次,历史交待不详,只说她偏心。
这事还没消停,紧接着一件事更令人感到惊悚。述律平迫令不是后党的一百多个将领和大臣为太祖阿保机殉葬,给出的理由是:这些都是先王亲信的人,如今先王Game Over了,你们口口声声自己是忠臣良将,那就赶紧到地下去侍候先王吧。
能活着谁愿意死啊,有大臣反驳道:论起和大王的亲近关系,我等谁也比不上皇后,为什么我等殉死,而皇后却不殉死?
话音未落,猛然间就听宝刀出鞘之声,再看述律平伸出一条胳膊,另一手挥刀砍下。刀过手断,鲜血喷射满地。述律平紧要牙关说道:“皇帝尚且年幼,南方中原未灭,皇帝还需我辅佐,我今砍下一只手让尔等带去陪先王吧,待得皇帝可以亲政之时,我便去陪伴先王!”众大臣和将领一见这种情景,知道自己再闹腾也是个死,没办法,只好殉死。
虽然这么说,但述律平是不是忽悠众人,还真不好说。
二十一年后(947),她的次子耶律德光(辽太宗)南下灭了中原后晋。仗是打胜了,领地也扩大了,但耶律德光却被中原那些美娇娘给掏空了身子,几记猛药灌下去之后,身子没调理好,反倒死在了河北。
述律平一见儿子死了,必须迅速另立新君,于是立三儿子为帝。或许是大臣们又怕自己被殉葬,赶紧拥立长子耶律倍之子耶律阮为帝。一国不可能有两个皇帝,因此发生了内斗。最终述律平的三子兵败,她被孙子软禁在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墓旁,那意思是要提醒她“你不是说会殉夫吗?怎么还不下去陪你的丈夫啊?”就这样,孤苦伶仃的述律平于六年后死于囚所,享寿七十五。
述律一族后来被汉人称为萧,所以述律平又被称为“萧太后”(难道南院大王萧峰是一家?)。值得一提的是,辽帝国的皇帝由耶律一族的男性担任,而皇后却由述律一族的女性出任。因此辽国史上有许多萧皇后和萧太后。最有名的除了述律平,还有萧燕燕和萧观音,这俩女子也非等闲,有空大狮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