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对这句话:“小人无错,君子常过”不理解,为什么呢?难道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自我反思的吗?
小学政治书本上就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哦,我政治考试好像成绩不好,但是,这些精髓好像记入骨髓里般。表扬一下,很早就素质教育自己了,真正的学习才是这样的吧)
学了就用,而不是为了考试通过吧,这个也就是自己学习任何东西,都有自己主见的根本吧。习惯了讲道理时,就道理,而不带情感情绪的,就是任事说事。
这个可能就是区分君子与小人之一吧!
小人就会带着各种各样的情绪、道德或者自己的利益等,在其中而永远不可能有正理。
而君子就是求知探讨,不带更多情绪利益去讨论的,所以,自己也就是一个被说成:不懂世俗的人,其实,到今天,明白了,无论自己怎么学,都无法在这个世俗中生存下来。
而自己真正地生活中感受,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才是世俗,俗到吃好、笑好、聊好,如果有点收获,那就是红利赚了一些。
如果什么也没有,就是话语结束,这个生活就过了,而不会心里又耿耿于怀,滋生出更多阴暗的思想。
其实,这个也是一种生活中耗损能量,本就无聊而打花时间,本就是一种愉悦过程,可是,因为聊天中,自己带着问题,去进步或者去忧伤,都是消耗能量的事情。
只是进步消耗,会转化成更高的能力,这个是博高,反之,就是双重浪费了。
也就是君子与小人,也就是一念之差的问题,做到:君子反求诸己就是求进——君子,反之,就是小人之思维。
是不是把这句话,衍生更广了,刚才,还哭着鼻子,因为自己难受,而现在明白了,就又小人成功到君子了。
哦,这个过程永远不可逾越的吧,这就是体验感受,也就是知行合一才是真正求知、悟知、感知过程吧。
有时是感知到,而无法表达出来,就去学习求知,然后悟到——就只能意味不可言传;
或者有时悟到,感知到,就是说不出来,去求知后,能够表达出来——就是知道却表达不出来。很多人是这样的,因为生活每天都有的,而没有知识总结,表达能力的要求。
好有意思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