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各种鸡汤多到让你厌恶的时代,很少有让我能够注目看上一分钟的鸡汤文章,《五年以后你在哪儿》深深促动了我。
她要穿驼色maxmara大衣,简约长裤,拎LOUIS VUITTON的大包,卷发,淡妆,和自己的事业伙伴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喝一杯咖啡,谈个人规划。不为生活发愁,只为更好的理想而生活。
完全场景化的描述把一个五年后的她鲜活的展现在我眼前,感染着我,让我完全相信这就是五年后的她。而她已经把五年后的目标作为自己身份认同,感染着自己也感染着别人。
五年后她真的做到了,和五年前她描述的自己丝毫不差,不需要说她是怎么做到的,在这一刻我只有一种感觉,感动!
自已一直在忽悠自己
反思自己,曾经或者经常苍白的想“我要实现财富自由,去做慈善、去建小学让孩子们都能上学”,我真的相信自己能实现这些?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其实自己根本不相信自己,马云说过“自己都不相信的那是忽悠”,越来越少的想“我要干啥”,内心里有一个声音“不要再忽悠自己了,那是别人,不是你”。
“XX时代”的自己路
知识时代、移动时代、信息时代、第四次工业时代......,人们在给现在乃至未来进行定义,什么时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这是个新的时代,个人对组织的依附越来越弱,知识对个人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是你谋生的唯一手段,曾经的草莽英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但不能被这个时代淘汰,把自己的路当成一个战略,方向是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方法是大量的阅读,手段是刻意的练习
要给100天以后的自己写点什么?
什么是自己喜欢的自己?我很难对未来进行清晰的场景化,但我试图勾勒出60天以后和100天以后的自己
绿色老式台灯下,喝一口不加糖的咖啡,看着自己花了60天整理的一篇读书方法笔记,旁边堆着20本已经做完笔记的读书领域的书,在电脑上打下“读书就按我自己的方法来”
——2016-10-31晚上 21:30
做了最后一次校对,一套“税务手册”终于完工,发布在工作微信群中,告诉每一个人,“这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2016-12-10晚上 21:30
懒惰、喜欢待在舒适区而不是学习区、不喜欢被质疑等等都是人的本性,过去的自己都是被迫的输出,没有刻意去控制自己做好一件长期积累的事情。
这100天我想是我人生重新开始的一个起点,100天以后我希望自己最大的改变是自信、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