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深圳龙华清湖小学讲《如何拥有我们想要的人生》公益沙龙,讲之前心情忐忑,讲之后百感交集。
从孩子们入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接下来这一个半小时将是能量大战。
果不其然,在我脑海里那遗忘了20年的“上课纪律差”这几个字再一次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一个人拿麦的声音,盖不过他们聊天的声音。
一个是我自己的确声音相对小(温柔)一些,另一个就是忘了说,台下坐着300多个11-13岁的孩子们……
在台上喊的时候,我很担心他们听不懂,可是在喊完本次沙龙之后,好多孩子停下来问我问题、找我签名、加我微信、打我电话……我知道,孩子们看似不听,实际很多内容都已经入心了。
这再一次让我有感而发:孩子们心里真的是什么都懂的!
02 目前我接过的最小的来访者
一次我去东莞一个学习平台带孩子们跳舞,同样让我倒吸一口凉气的是要带30个8-12岁的孩子们跳舞。
但同样让我吃惊的是,跳完舞之后居然有两个9岁的小男孩找我咨询心理问题。他们完全没有隐私概念,说可以同时问,于是我就把他们带到办公室,对着两个孩子,仔细聆听他们的苦恼,聊了1个多小时。
第一个小帅哥像是一个富家少爷,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他听见我是心理咨询师远远地为我竖起大拇指,他能猜懂别人不想跳舞是因为羞愧,言行举止有家教有修养,很成熟稳重的感觉。
他:果然老师,为什么大人那么愿意玩儿手机啊?
我:可能是因为工作,可能是因为无聊,可能是在逃避困难,可能是缓解压力,可能是跟你在一起太没劲了,可能是……
他:那为什么一玩起来就不理人了呢?
我:你们家谁不理你了?
他低下头小声地说了一句“妈妈”。
我:她不理你你是什么感觉?
他:我很伤心。
我:那你通常怎么办?
他:我只能躲起来偷偷哭一下。
我:跟妈妈表达过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觉么?
他:没有哦。
我:你不说,她怎么知道呢?
他:……嗯,也是。
我:那你愿意回去尝试跟妈妈沟通一下,表达出你内心的感觉,让她了解你么?
他:哦。
他还是那样有修养地答应着我,然而我看他有一丝无奈和委屈出来。
我:你此刻是什么感觉?
他:可是为什么每一次她都说她要工作?!
我:你是不是觉得对妈妈来说,你不如她的工作重要?
他听后,再也忍不住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滑过脸颊。
“是的,我觉得我没有她的工作重要”他委屈地说着。
“好的,我们先静静地哭一会吧。”
我感受到这种孤独无助感,不亚于一个成人。
男孩一看就是乖巧型的,后来我又给他重新梳理了“大人看手机不理孩子的可能性原因”,并建议了“面对妈妈你可以怎么做”后,他很开心地跟我点了点头。
对于第二个9岁孩子的咨询,整个内容都围绕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关系而操心的,鉴于他家四位大人都对此次咨询表示不满(觉得孩子没问题、他们的方式也没问题、我只有1个小时的咨询太片面),所以在这里就不详谈了。
这两个是我目前最小的案主,我不断让他们觉察自己的想法和念头,发现他们都很在行,甚至有些对情绪的把握,比一些大人还精准。
03 在你不考虑孩子感受时,想想你小时候
大人们通常都说,孩子懂什么,可是在你是孩子的时候,你觉得你是否懂呢?
我记得在我12岁时,有一次我心里很想去大姨家住,因为可以跟哥哥姐姐玩,但是我又不敢去,因为我怕我爸妈两个人在家打起来都没有人劝架。
就这样,我纠结地去了大姨家,在忐忑中玩了一晚然后第二天赶紧回家观察爸妈的状态,看他们是否又吵架了。
知道么,在我成长经历中,这样担心父母状态的事情比比皆是。
不光我这样,我相信,你也是这样。
在跟同学朋友之间、跟老师之间、跟父母之间、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我们有着无数的小心思,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懂,我们真的懂。
然而我们现在是大人了,因为自己嫌麻烦就要摆出权威的权利去“搞定”孩子,却忘了自己在小时候被父母这样对待时的感觉。
04 我的一个多次跆拳道冠军妹妹
我一个表妹12岁,从8岁开始,得了全国跆拳道大众赛冠军不下30次。
过年回家跟她和两个同龄的表弟一起玩,我们一起前滚翻、打倒立、录抖音、拍雪照……玩得我不亦乐乎,以为自己也是个12岁的孩子!
特别是打倒立的时候,我这个妹妹只给我打了一个样之后,就开始直接让我倒立了。
额…这对我来说简直太难,怎么可能看一次就会了呢!
面对恐惧,我的六号模式开始启动,我焦虑不安,我走来走去,我做了好多假动作晃点他们,我赖在地上不学了然后被他们拖起来……
表妹说:姐!你被你的恐惧带走了!你要想想你要的是什么!快!突破!你不能活在恐惧里!
她说完这些话,我只想说:我擦,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些这么真相觉醒的话,从一个12岁的女孩嘴里说出来,我还是觉得很震撼的,虽然最终我还是没有突破我的害怕。
05 结束语
每一个生命诞生之时,他天然的属性和使命就诞生了,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去提供好环境让这个生命自我成长。
然而我们却总是惯用自己的那一套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去干预孩子的生命。
70亿人,本可以有70亿条多姿多彩的生命路,可我们却甘愿为了孩子的“安全”而随波逐流,我们迷失了自己,同时还带孩子一起迷失,我觉得这代价未免太大了。
而且我觉得孩子们对情绪和生命的理解,某个层面来说不亚于一个大人。
还有他们的真实与信任,敞开与纯净,宁静与喜悦,自由与绽放……这些不都正是我们成人社会想要回归的爱的状态么?可为什么我们一边在成人世界渴望,却一边打压着孩子的这美好的品质呢?
或许你会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如果我孩子这样,那进入这个大染缸似的社会该怎么办?
那我想请问,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想的话,那我们人类是不是一直要这样下去,永无出头之日了呢?
我们愿不愿意就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去为我们的孩子们打造一个纯然的生活环境呢?!
修行路上有句话是“你什么时候修得像孩子一样了,就是修通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孩子们,永远是孩子们吧!因为他们真的什么都懂……
END
大家好,我是果然,只想做一名踏踏实实的心理咨询师。感恩生命成长路上,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