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背景:
不记得谁推荐了这本书,只记得这本书已经买了好久,并躺在办公室的橱子里很久了。当初买这本书也是因为近几年来对学生学习心理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办公室里屯了一堆类似的书,最近加入了一个同行群,也在准备读这本书,正好趁此机会好好督促一下自己读完这本书吧!
读书之前,我习惯看看这本书的书评、作者以及前言。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是,作者深知研究和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从事中小学心理一线研究和实践,让我深有体会,其实很多研究者和实践者并没有很好的合作,大家都只是在各自的领域单打独斗,但是,实际上,如果研究者能真正走进实践,我们的教育工作的效率的和成就要比目前高的多。所以,作者在前言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本书的目标就是让你知道学生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利用这点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第一章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1、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大脑每天的任务可能就是在思考如何避免思考。本书中指的思考是解决问题、推理、进行复杂的阅读或事任何需要付出努力的脑力劳动。从这个观点来看,目前学生的学习活动很符合这一思考的定义,所以,听起来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讲是一个很不幸的研究发现。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大脑这么会“偷懒”吧!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讲,大脑进化到今天,它的那天要处理的任务有很多,比如支配各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以及支配人的行为等等,而这些功能都要比思考有效的多,可靠的多。所以,思考并不是大脑擅长的工作。因为思考的三个特性让大脑望而生畏。第一,思考是缓慢的。我们能一眼看到某个东西,但是无法在看到一个数学题马上就知道答案一样,除非数学题很容易,我们记得答案,注意是:记得!这里需要的也不是思考,而是记忆。第二,思考是费力的。我们在思考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必须集中精力,不能一心二用。第三,更要命的是,这么缓慢而费力的思考还经常不靠谱。有时候我们思考了半天,可能也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还会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
既然大脑这么会“偷懒”,那么人类又是靠什么来解决问题的呢?答案竟然是:记忆!是的,我们只需要记住很多问题的答案,就完全可以应付生活的大部分问题。
所以到目前为止,本书告诉我两个观点:一些重要的功能(比如视觉和行动)不需要思考;其次,你倾向于用记忆而不是思考指引行动。
2、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很脆弱
解决问题会带来愉悦感,愉悦感来自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同时,也要考虑只设计一个问题就知道答案,也不会引发学生持续的兴趣。
人们喜欢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具备两个特征,一个是内容是否是人们感兴趣的,或者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是问题的难度是不是恰当的,既不是太难,也不是太容易。
3、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思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四个方面:环境中的信息,长期记忆中的事实,长期记忆中的步骤以及工作记忆中的空间大小。
4、对课堂的启示
第一,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不是以难倒学生为乐趣,有的老师在出题时总是出难题,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不是好事。
第二,意识到学生的认知能力限制。这就是教育学中说的备课之一:备学生。作为老师,你是否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量有很清晰的把握,这就像学生在上课之前要预习一样,老师是否也做足了课前准备呢?看来,想做一个优秀的专家型教师,不能仅凭经验或者想当然了。
第三,解释待解决的问题。
这个部分其实就是想利用之前那个: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很脆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要小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但是这个部分被翻译成:解释待解决的问题。我感觉文不对题,所以这个部分我看了好几遍也没看懂,不过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似乎明白了是这么回事。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第四,重新考虑何时提出问题。
这个部分也是在讲好奇心的。说白了,就是要深度挖掘学生的好奇心,不要浪费学生的好奇心,争取让老师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的好奇心保持的久一些,同时印象或者理解更深刻一些,这样也不枉费老师们绞尽脑汁地设计问题了。
第五,接受并应对学生间的差异。
因材施教是个老话题,人人都懂,比如本书提到的分层作业问题,校长天天喊,可是没人执行,这就很尴尬了,为什么老师们不愿意这么做呢?我分析着,一个是学生实在太多了,分层不好操作,另一个是,即便是真正按照学生能力分层了,又不符合当前国家的教育理念了,怎么能放弃那些落后生呢?就因为要同等对待学生,现在都随机编班,不能编快班慢班了。最后是学生以及以及父母们可能会觉得不如别人,又该状告教育厅,老师们区别对待了。所以这部分不光是老师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即便想做,也没有合适的大环境。
第六,改变速度。
人的注意力不是一直都集中,很容易分散,所以,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学会换挡速。
第七,坚持记日记。
这个部分就是我们常常让老师们提交的教学反思了。而本章一直强调的反思内容就是,在现实教学中是否找到了恰到好处难度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们及时记录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