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孩子玩游戏,很多家长就会很紧张,谈游戏色变,认为孩子玩游戏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很紧张,没有把玩游戏看成是一件中立的、客观的事情。
特别是孩子放了假,一天在家玩网络游戏的时间最少2个小时,甚至更多。
玩手机剥夺了孩子大量的学习、和小朋友之间的玩耍时间、剥夺了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和家长一起亲子交流的时间,沉迷在游戏中不能自拔。
今重点探索一下当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时候,是孩子出了问题了,而不是手机怎么样了,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帮助我们的孩子减少或者摆脱沉迷游戏的时间?
一、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游戏?
游戏满足了孩子哪些人性的需求?
原因之一:
游戏会激发人的感官刺激,找到存在感,满足了人性的需求游戏满足了我们的视觉、听觉盛宴,就像去电影院买了一张豪华的电影票,戴了一副3D眼镜,玩游戏的过程让我们的感官都能得到刺激,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对学习,对什么都不提不起兴趣了,他就会躺在那里,有一种麻木、不存在的的感觉,那是一种接近死亡的感觉。
而玩游戏能让人紧张到无法呼吸,游戏里,有时一个小小失误,可能让人满盘皆输,那种刺激在很短的时间内,能把人的感官、理性、精神、能量、智慧很快调动出来,玩起游戏,闯过一关又一关,有一种复活的感觉。
原因之二:
游戏能激发人活着的感觉。
每个生命的本质是渴望被看见,这是人的本性,游戏能激发我们的活着的感觉,叫存在感。
一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渴望被父母看见,妈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妈妈是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的,孩子就会觉得我很好,反之,如果妈妈是抑郁的、不开心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好。
并不是孩子不好,而是孩子透过妈妈这面镜子,看到是我好或者不好。
渴望被看到是每个生命原始的动力。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被家长、老师、同学忽略,比如很多妈妈,孩子放学以后,不知道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从厨房出来,帮孩子放下书包,问候孩子,不会满足孩子被看见的需求。
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是通过捣蛋来吸取大人的眼光,他们没有能力通过好好学习,提升成绩被老师、家长、同学们看见,只有通过捣乱来被大家看见。
游戏中设置的机制,每闯一次关都有正向反馈,有声音效果、有评价等级等,正好满足了孩子被看见的心理需求。
有些家庭,缺乏这种反馈机制,比如孩子满头大汗的放学回来,妈妈要停下手中的活,在门口迎接一下孩子,问问孩子
“宝贝,你今天满头大汗的回来,是不是踢球累的?”
“今天在学校里开心吗?”
大人要学会刺激孩子的感官系统,家中没有大事发生时,有意识的制造一些难题,告诉孩子,让孩子参与进来帮助解决,孩子就会有存在感。
原因之三:
游戏中满足了孩子的攻击性。
每个人身体中都有一种天生的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能量,运用的好,变成创造性,可以从事警察、武术运动员、教练、保安等职业,攻击性得到释放。
如果这种攻击性得不到正向发挥,就会破坏我们的身体,表现出来就是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
游戏中的打斗、竞争、血腥、暴力的战斗状态,能帮助释放人性中压抑的攻击性。
和平年代,人的攻击性是受压抑的,比如有些时候,某些社会公共事件发生后,有些人会很开心的围观,这就满足了人们骨子里的阴暗的、无处释放的攻击性。
所以说,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打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反而有利于孩子学会释放他的攻击性。到了初中,要是学会了打群架,那时制造出来的将是校园暴力,有可能是拿刀子伤人,到那时破坏性就大了,很危险。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越早学会释放攻击性越好。
原因之四:
游戏中满足了孩子自我实现、价值感的需要。
游戏中每闯过一关,会让孩子有一种完成了一场战争的英雄感觉,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尝到了甜头,他们就会把现实中缺失的价值感转移到虚拟的网络游戏中获得。
家长要经常反思,孩子沉迷游戏,是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价值感低,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做什么事情都不对,一无是处,才进入游戏世界的,最后只有在那里才能寻求到一点价值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的。
要理解孩子,只有逃到游戏这块相对比较封闭、安全的心灵栖息地,才能让孩子找到活下去的理由,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没有这块栖息地他可能早就精神分裂了。
原因之五:
游戏能满足群体归属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求。
我们一定要确定自己属于哪个群体、哪个家庭、哪个社团、哪个单位,哪个平台,只有找到这种归属感,我们的安全感才会相对足。
游戏中,大家互相协同作战,互相配合,这就让孩子在协同作战的过程中找到群体的归属感。
孩子沉迷游戏说明孩子可能在班级中被排挤、冷落、孤立,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朋友,只有去到游戏中寻找朋友。
孩子沉迷游戏背后的深层原因如果孩子一天玩游戏超过两个小时以上,就属于沉迷游戏了。
说明两个问题。
问题一:孩子沉迷游戏的背后是家庭功能失调。
看似孩子沉迷游戏,不好好学习,并不是说你的孩子出了问题,也不是孩子有病需要心理疏导,而是在这个家庭里面,是家庭功能失调了。
爸爸不像爸爸,妈妈不像妈妈,爸爸和妈妈之间情感不流动,孩子和家长之间情感不流动,或者家庭成员之间情感不流动,家庭气氛压抑。
在这样的家庭里通常有事说事,家庭氛围经常是没有过多语言的沟通和爱的流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情感需求需要表达,在这个家庭里满足孩子需求的渠道被堵塞了,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跑到虚拟网络世界中,寻找情感寄托和情绪释放。
如果夫妻之间是相爱的,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孩子爱爸爸妈妈,这样的一个家庭,孩子一定不会沉迷游戏。
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庭功能出现了问题。
比如父母离婚,很多家长选择故意隐瞒孩子,不管家庭出现什么变故,孩子作为家庭成员,都有权利知道真相,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以为隐瞒事件的真相是为了保护孩子,其实,你这样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
“我不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我被排除在这个家庭之外”。
不隐瞒不是简单粗暴的第一时间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缓缓的、慢慢的给孩子暴露事情的真相,把离婚的事实一点点给孩子渗透,确保孩子心理可以承受的时候,把事实告诉孩子,相信孩子都有自我调节功能,放手给孩子自我调解、自愈的时间。
那些看似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业,故意隐瞒事情真相的家庭,当孩子突然发现父母离婚的事实以后,他可能就会逃避到网络世界中,去寄托他无处释放的情感,他觉得这个家庭里头爸爸妈妈都不理解他,一个家庭说解体就解体了,孩子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又比如说,一个孩子,他的爸爸正好是在他高考前几天出事情离世了,妈妈为了保护孩子高考不受影响,没有告诉孩子他爸爸出事了,这个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顺利的高考了,没有见爸爸最后一面,也没有因为爸爸的去世,做一个仪式上的哀悼和告别。高考完成以后,可能这个孩子考出来一个好成绩,但从此这个孩子一辈子良心背负了一个负担,他觉得爸爸的死是和他有关的,至少他觉得没有在爸爸面前尽孝,一生会有一种愧疚的心理,这个孩子会一辈子痛恨妈妈,一辈子心理都会有个心结。
亲情远比一个人的前途重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庭功能。
问题二:孩子沉迷游戏的背后,说明孩子人际交往功能缺损。
每个沉迷游戏的孩子,现实中往往人际交往功能很弱,几乎没有朋友,不会和别人交往,不会和别人开玩笑、不会协调和别人的矛盾和冲突,对事情的反应过分敏感。
不管什么原因,孩子沉迷游戏一定是和别人交往能力出现了问题。
这时家长要留意观察,寻找原因,孩子交往能力差是否是因为频繁的转学,不能很快融入新环境给孩子带来的障碍,这时家长要介入,帮助孩子解决与同学相处关系的难题。
但是往往这样的孩子,家长也不善于交际。
如果爸爸妈妈内心不脆弱、不多疑,和别人发生了冲突和矛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处理关系,孩子耳闻目染的也会处理好关系。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多带孩子见你的朋友,让孩子观察你和朋友之间是怎么相处的,和朋友在一起怎么相处,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的朋友反对你,你并没有着急生气,而是礼貌性的听他把话说完,最后你和朋友就一件事情达成了和解,这个时候孩子就知道了,原来和别人发生冲突和矛盾,并不是一件那么可怕的事情,同学朋友之间有冲突矛盾、互相揭短也没那么恐怖和可怕,无形中他就学会了。
孩子的内心尤其细腻,在家长和朋友的交往中,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说,其实他在默默观察,你对待别人是什么样的态度,他都看在眼里。
家长还要注意,不要因为你的一个行为给孩子带来困扰,内心世界带来混乱,因为他不知道哪些规则是应该遵守的,哪些是可以突破的。
和孩子相处中,要留意观察孩子对每件事情的反应,发现孩子的困惑及时帮助纠正。
想让孩子学会和别人相处,就带孩子到人际关系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习得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人际交往这件事情,你不主动,没人追着和你交朋友。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环境,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家长主动组织一次聚会,让孩子有主人意识,增加他的自信,制造机会,慢慢吸引一些朋友来到他身边。
孩子不会交往,你不帮助他,又没人主动和他玩,孩子就会感到孤立,唯有家长的介入,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模式。
家长要尽早介入,否则等到孩子青春期以后,家长再介入,孩子会觉得自己交不上朋友够丢人了,还让妈妈来操心,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宁愿一个人孤独下去。
面对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做?
提升孩子自控力,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规则是孩子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唯一的办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
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式达成一致,建立关系。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爸爸、妈妈、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理念要首先达成一致,再建立关系。
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爸爸尊重孩子,孩子尊重爸爸,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权威形象。发现孩子沉迷游戏,不要期待孩子立刻会放下手机,把心回到学习上来,去写作业。爸爸妈妈要协商好统一的应对策略,及时修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少一些争吵,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多共情孩子,多给孩子笑脸,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少一些矛盾纠纷,先把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起来,恢复家庭功能。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爱,再有效的方法都没有用。
第二步:
不带情绪的告知孩子玩游戏时间。
和孩子建立起来互相信任的关系以后,把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做一个详细记录,然后把客观数据摆在孩子面前,不带情绪、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这件事情。
告诉孩子:
妈妈觉得,今天你玩游戏几个小时,写作业几个小时,游戏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睡眠,咱们家一致决定,最近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帮助你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妈妈知道,你已经形成习惯了,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和抵触,但是没有关系,爸爸妈妈一起帮助你调整。你只是纠正孩子玩手机游戏的这个行为。
并不据此让你的孩子以为他是一个坏孩子,唠唠叨叨的骂他,或者一生气一把夺过手机,摔在地上,否定他的人格。这时候孩子就会就感受到,妈妈只是不接受他玩游戏这个行为,而不是攻击他、否定他这个人。
第三步:
做好长期的拉锯战的意识。
这个阶段,家长最容易妥协、放弃。
这是一个长期的心理拉锯战,同时也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规则一旦制定就要遵守。
你和孩子斗智斗勇,拼心理战术,看谁优先占取主动权,孩子反复的问你要手机,制造问题,故意激怒你。
他有可能会躺地打滚装示弱、装病、装可怜、装生气、讨好来磨蹭你,用各种方式和你讨价还价,给你要手机。
这个阶段通常是很折磨人的,你觉得很麻烦
“算了、算了,给他玩吧”
当你有了这个想法,你就前功尽弃了。
不管孩子怎么和你闹,你都不要嫌麻烦,给孩子明确规定每天玩游戏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坚守你的原则和立场不动摇。
挺过这个阶段以后,孩子想玩游戏,给你要手机的念头就绝望了,就会戒掉游戏。
从此也帮助孩子树立起一个规则意识,只要制定的规则就要去坚守。
最后强调家庭氛围,你为孩子制订了一天玩游戏四十分钟,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在干什么?也在玩游戏吗?这时,别指望你的孩子戒掉玩游戏,家长可以陪孩子练字、学习、看书、跑步等,为孩子做出榜样。
游戏会激发人的感官刺激,在虚拟的世界里,通过玩游戏,可以让孩子找到存在感,满足孩子释放攻击性的需求,闯过一关又一关,让孩子找到价值感,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能满足孩子的集体归属感。
沉迷游戏的孩子大多家庭功能失调,人际交往能力缺失,不善于交际。面对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要树立“规则意识”,分三步走:和孩子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不带情绪的告知孩子玩游戏这个行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全家齐心协力帮助孩子,从游戏的世界里走出来;家长做好拉锯战的心理准备,坚守规则,决不妥协。
最终帮助孩子走出沉迷游戏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