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适的长安之约,是从《长安三万里》开始的。那个时候,阿适还不是阿适,小白也还不是小白。那是一个灼热的季节,是冗长的蝉歌,我浸泡在沉闷的工作里,偶尔和阿适吐吐槽,在微信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长安三万里》的横空出世,伴随着高适那一声“长安呐......”的感叹,随着李白那一句“高兄,你我身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转而到现实与理想之间跨不过的鸿沟,狼狈逃避的中年,再到安史之乱,承载着少年梦想的长安尽毁......那些得意、失意、豁达、执念,浓缩成一碗给中年人的鸡汤,也编织出了小白和阿适的长安梦。
在出发前这段不短的日子里,我无数次地幻想过它的样子。虽然现在有许多西安的旅游攻略,有许多的照片影像,但是我仍然固执地认为,那不是我心中的长安,我依然执着地在古人吟唱的诗词歌赋里,寻找它的影子。在我的想象中,长安,它应该有“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的气势恢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庄严华贵,它应该有“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的骄奢繁华、“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广阔深远,它应该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戌楼看太白”的鲜衣怒马,它也应该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婉约清扬。我想象中,它应该有......
终于我们实践了长安之约。因为时间不充裕,也没来得及做攻略,所以就报了一个团。说真的,我还是有点后悔做了这个决定。不得不说,西安的旅游业是真的发达,流水线式服务的旅游团也真的很省心。但是,总感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总觉得这不是我梦想中的长安。突然想到长安三万里的场景,当高适千里迢迢地赶赴长安之约的时候,李白却在对酒当歌,纵情玩乐,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变成了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男,早已忘记和高适的约定。小白呢,因着和阿适的长安之约,一直以为长安就在那里,可是谁曾想,西安并不是长安,它并不是那个等待千年的长安,长安,它一定也是忘记了小白和阿适的约定吧。
游人如织,比肩接踵,走马观花式地逛了华清宫-骊山、秦始皇陵兵马俑,观看了西安千古情与长恨歌,可是总是觉得差了一点意思。直到和阿适登上了明城墙,总算感觉到了一点点古意,触摸到了一丝厚重的历史脉络。西安之行,只有这坚固的堡垒,给了我一种穿越千年的感觉。和阿适租了自行车,沿着城墙骑行,想象着阿适背着一把破剑、骑着一匹老马,夕阳洒满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凛冽的酒香,构成一幅余韵悠长的画卷。帅不过两秒的阿适,一会儿就转过来,和小白斗起嘴来。小白在闹,阿适在笑,最好的相处模式大概就是这样子了,真的希望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延续千年。
然而,等待的时间很漫长,相聚的时光很短暂,不待好好感受,我们就匆匆踏上了归程。那千年古城,渐渐离我们远去,只有朱雀灯柱上的旗帜,一直回旋飘转,亘古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