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镖局几乎是武侠小说必备元素,各路人马、江湖恩怨都会在此遭逢,构筑出武侠世界里人与人的情义互动。
保镖藏在公文里:应援庙堂战
打开一封封面镖明为「崇祯十六年正月四日到〔兵〕部」的公文,这纸公文来自晚明崇祯年间。当时,面对清朝前身的后金威胁,山东临清位处咽喉重地,「居守不可无人」。防护山东东兖东路署总兵官刘源清,便上书奏请朝廷,希望在只剩1000兵的基础上,能新增2000人力。
特别的是,这个新增兵力的来源是「募保镖之兵」──从「保镖」行业招募兵源!
从「2000」之数可以推测:保标作为民间的武行,当时已拥有相当数量与身份辨识度,足以引起地方官员注意,奏请招募,以资抵御外侮。保标,出乎意料现身在明代官方公文里。
不过,刘源清其实并非第一个向朝廷请求招募保镖,填补兵力的官员。
刘源清提议「募保标之兵」的奏文,封面注记崇祯皇帝在正月初四降旨批示。
龙门镖局VS福威镖局的历史真相
明代中叶,国家抵御外侮的军事制度已开始崩解,地方官员陆续向上级征求调兵。在万历年间,河南道监察御史卢谦便请求招募山东临清一带的江湖好手,为朝廷效命,「盖临清以护送标客为生业,其习于武事,无人不然。」
这无人不晓的临清「护送标客者」,正是我们熟悉的「保镖」!
在兵源不足的时代,把脑筋动到江湖侠客身上的,当然不只卢谦一人。陕西监察御史牟志夔也曾在上疏的公文中提到:「有兵之处,以所募之兵应。如河南之毛兵、少林之僧兵、山东临清之获(护)送标兵之类,并他州县骁勇应募者。」
公文中除了「标兵」,牟志夔还建议了其他募兵来源:河南擅长狩猎的「毛葫芦兵」、上溯自唐代的少林「僧兵」。透过标兵、毛兵、僧兵三者共募,抵抗外敌。
由此可见,国家江山临危之际,民间显赫有名、拥有一定数量的江湖好手,纷纷成为地方官员广招兵马的来源。
透过这几则明朝万历中、晚期的上疏公文,我们可以挖掘出史料中的保镖身影,这也是目前最早出现「保镖」的文献档案。由此能推估:我们与保镖的距离,其实没有文学影视想像的那么「久远」。
"保镖,始于明代中期,盛于晚明。"
那么,回头检视小说,金庸为《倚天屠龙记》设定的是元朝背景──保镖存在这个虚构世界里,至少比史实早了300年!
不过,陈熙远提及,金庸的另一部巨作《笑傲江湖》,反倒贴近历史纪录。这部小说虽然被刻意隐去时代背景,但从剧中一幕──向问天拿出一幅题着「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的画作(此题字出自晚明董其昌之手),可以推测出故事时间点:晚明至乾隆年间。如此看来,小说里的「福威镖局」意外符合了保镖的史实年代。
清代以后,保镖已常见于通俗小说、报章画刊,可见这项职业为人熟知。
行走江湖,保镖保护谁?
保镖的行业首见于明代,并在国家危急之际,作为庙堂保卫战的兵力。但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好奇:为何当时有那么多武林好手,聚集在山东临清一带?保镖究竟如何兴起?
这得从地缘政治谈起:保镖行业的兴盛与「京杭大运河」大有关联。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并与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互为相通。其中,「山东临清」便是位于京杭大运河与卫河的交汇之处。
所谓「南北之襟喉,天下之都会」,临清位居南北水陆枢纽,富庶繁华,明代中叶逐渐发展为商业大城,是兵家必争的宝库资源。
此处商客南来北往,商贸活动络绎不绝,其中江南生产的「棉布」是首要热门商品。不时有北方商人携带大批银两,到江南购置棉布再运回北方,因而成为沿途山贼、河匪觊觎打劫的目标。专门随行护送商货的「保镖」及「镖局」,由此应运而生,在临清一带聚集为数不少的江湖武力。
行文至此,眼尖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本文有的地方用的是「保标」,而非我们惯用的「保镖」。原来,这也和明代山东临清的商货有关。
"保标的「标」,指的即是「标布」,也就是当时贸易往来的棉布。"
从标布延伸,明代与「标」相关的词汇,大多和商业布匹有关。布匹商行是「标号」,运送布匹来往经商者为「标商、标客」,运输布匹的船只为「标船」,而「标标」也即是保护标布、标商的护卫。
那么,与布匹相关的「标」,何时演变为金字旁的「镖」?
曾有学者揣测,或许跟镖局使用的武器「飞镖」有关;但透过史料的验证,可排除这项推测,当时保标用的多是长枪。保标的「标」字应与标布有关,直到清雍正年间,「保标」才慢慢变成今天惯用的「保镖」与「镖局」。
秀莲不只存在卧虎藏龙!
随着时代更替,保标也有所改变。除了护卫商货,他们还扮演「随从」角色,护送辞官或告老还乡的官员,保护沿途家当、家眷的安危。因此,在标商招募之外,逐渐衍生成专责保护人力、财货的一门职业,就如同古代版的「保安人员」。
此外,电视、电影里的镖师多是身骑骏马,护卫着车队。事实上,因着地域差异,保标也有「南船北马」不同护送型态。例如《金瓶梅》中描述西门庆经营「标船」购置标布,虽然书中没有提到随船护卫,但可以推测,护送布货买卖的武力需求应该逐渐形成。
有趣的是,身怀武艺的民间侠客绝非只有男子!清代图像曾出现「妇女保镖」的身影,形象就像《卧虎藏龙》中的俞秀莲。
从清代的妇女保标图像可知,那些舞刀弄枪、英姿飒爽的女侠其来有自,不只是小说家的虚构幻想。
江湖?
何谓「江湖」?从英文翻译来看,无论是意译的“ under the world ” 或谐音的“ ganghood ” ,两种翻译各自突显了江湖的某个侧面,但仍与中文本义有点隔阂,不论如何,它们都倾向将「江湖」视作是「庙堂」无法管控的世界。然而,江湖果真与庙堂毫无干系吗?
过去,对江湖的想像大多来自文学创作,虚实之间不易甄定。以金庸小说为例,若比对作品与历史材料就会发现:行走江湖的保镖侠客,绝非只是武林传说。然而,文学与史实依然有些差距,我们如何更贴近真实?现存的官方档案,便暗含了考证江湖实况的蛛丝马迹!
从庙堂到江湖,再从江湖回返庙堂,回到最初那份奏文,刘源清的江湖英雄决战之策,成功了吗?
翻开史料:崇祯16年,刘源清率领3000兵马,在山东曲阜左近的徂徕山与清军会战,最终血战而亡。江山存亡之际,行走江湖的武林侠客虽投身护卫庙堂的沙场上,即便各个身手矫健,恐怕仍是乌合之众,难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队,终究淹没在历史的狂澜里。
崇祯16年,刘源清募得义勇万余,他挑选其中精锐3000欲会合大军夹击清兵,却在徂徕山遭遇清军,最终血战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