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公众号“清单”
笔记整理:讲故事的西瓜妈
不少人可能觉得日程本很鸡肋,其实我曾经也这么觉得——计划每天几点做什么,既没有手机 App 方便,天天都差不多也没啥好写的。所以往往坚持几页,本子就闲置了。
后来践行了一段时间的时间管理,才发现是自己用错了。日程本不是记流水账的,而是反过来:先定目标,再分解到每天做一点,从而实现它。
你也许会觉得奇怪:这么多效率 App,干嘛用本子这么原始?其实今天我们聊的重点是方法,用手机还是本子看个人习惯。
我之所以重新选择日程本,是因为打开手机会分心,纯粹的本子更能让我静下心思考。
· 如何用日程本管理每年的计划?·
人总有很多好的想法,如果不写下来,分析怎么做,就永远停在「想」的阶段。
我会把全年的愿望都写下来,再列出实现的步骤,然后分摊在每个月执行。
拿今年举例,拿到新本子时我是这样做的:
先写下 2019 年的愿望。
除了工作,还有健康、阅读、旅游、购物心愿等方面的目标。我会尽量写得具体点,方便后续做计划的拆分。
列完大方向,我会筛选出那些要长期努力的目标,进一步分解出“具体要做什么”和“对应的 deadline”。
拿旅行这个小目标来举例吧,我是这样分解的:
做到这,虚拟的想法就开始变成纸上的方案了,会很有成就感。同理,把全年的其他小目标都进行一次任务分解。
列出计划后,在年历上标出重要的时间点,再去月计划上写下要做的事情。
至于每周/每天先空着,等时间临近了再见缝插针地安排,避免计划赶不上变化。
有了每月的目标后,你一闲下来就可以打开本子找事情做了。
像午休等外卖的碎片时间,我以前是随意刷手机的,但看到旅行的计划,就提醒自己刷下攻略、机票和汇率了。
最后还有一个重点:要记录进度,但不用逼自己完成所有计划,坦诚面对就好。
像我某月的打卡情况,没实现的我也没打 ×,把注意力放在“做到什么”上,会更有坚持的动力。
· 日程本怎么用更高效?·
不要规划“几点-做什么”,而是见机行事。
你是不是经常见到这种时间表?我发现“几点、做什么”的安排只适合学生时代,因为学校有规律的课程表,而上班族很难按时间表精准执行,总有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我们计划。
所以人性化的办法,是列出待办事项(紧急的要标注 deadline),当天再看情况挑时间去执行。
事项不要写大概,还要写清楚辅助信息。
我发现把辅助信息都写上去,会提高执行效率。打开一看就能直接进入状态做。毕竟大脑蛮健忘的,你现在还记得的事,明天操作时可能会想不起来。
卖本子的商家,都爱插入手绘达人的晒图吸引你买。我就试过买一堆贴纸加手绘去装饰一番,发现我这种不擅长画画的人,为了点缀本子浪费太多时间了,真的是舍本逐末。
所以新手入门又不擅长美术的,不用刻意去追求好看的效果,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做好记录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