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看好贾跃亭,还是又一个孙宏斌?
曾在2017年力压马云,马化腾,跻身中国首富的许家印,近日又随着投资贾跃亭的传闻,而再次登上热搜榜单。
据媒体报道,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已确认投资了贾跃亭旗下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并成立了专门的汽车团队。目前尚不清楚这是许家印个人投资,还是恒大投资。对此,恒大方面并未予以否认,只是表示“不太清楚”。
许家印,这个出身贫寒,母亲早逝,曾做过掏粪工的“半个孤儿”,从1996年创立恒大集团到如今坐拥恒大帝国,(2017年末)总资产1.76万亿、年销售额5010亿、年利税790亿,员工12.7万人,他的成就令人惊叹。
惊人的数字后面,承载着许家印多年来战略思想的延续和变迁。
从规模战略到规模+品牌,再到规模+品牌+多元,许家印用“三赢”策略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产业布局。而他本人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各大学科领域拥有极高造诣,更在企业管理方面,开创了独一无二的“恒大模式”。
当然,许家印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如今这个涵盖了地产、文旅和健康的恒大帝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搭建。
(图片来源:网络)
版图勾勒:从地产公司到恒大帝国
恒大者,古往今来连绵不绝,曰恒;天地万物增益发展,曰大。
1996年,38岁的许家印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打工”生涯,带着七八个人创立了恒大集团。
资金不多,但许家印却可以凭着在这之前十多年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打造誉称中国第一个楼盘的广州金碧花园,并借此一举成名,该盘成为“中国著名城镇化社区50佳”名盘。
三年后,许家印的恒大集团成功跻身广州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30强,位居第七名。
此后,许家印还创下了包括金碧花园,金碧华府、金碧御水山庄、金碧湾等13个楼盘同期开发的惊人纪录,创下了房地产开发的奇迹。
2006年对恒大集团而言是个分水岭,在之前,恒大是以规模取胜,度过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创阶段后,恒大开始走“规模+品牌”路线。
五年后,许家印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首富时光。2009年11月5日,恒大集团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以收盘价计算,恒大上市当天以705亿港元的市值成为中国当下市值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公司,许家印个人凭借持股68%将479.49亿港元收入囊中,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自此,身家雄厚的许家印在房地产的基础后,开始超多元化方向发展。恒大医院,恒大足球、恒大冰泉,恒大童世界,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开始出现在恒大集团的“字典”里。
如今,许家印的恒大集团早已是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的世界500强企业。恒大地产综合实力行业第一,在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800多个项目,开创行业全精装修交楼和无理由退房先河,让500多万业主实现宜居梦想;恒大旅游打造全球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中国海南海花岛,并在全国布局世界顶级童话神话主题乐园恒大童世界,服务亿万少年儿童;而恒大健康成为在香港上市的综合健康产业集团,下有恒大养生谷,博鳌恒大国际医院等项目。
而恒大集团的成功,离不开许家印多年来探索出来的一系列战略和管理方法。
(图片来源:恒大集团官网)
核心战略:规模+品牌+多元
(1)第一阶段:规模取胜
最初的恒大采取的是规模取胜的战略,以“小面积、低价格、低成本”的产品定位,迅速完成了企业发展最基本的积累。
2003年开始,公司在管理上实施了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在运营上采用了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同时确立了全精装修交楼的民生地产定位。到2006年,公司实现了“规模取胜”的战略目标,跻身中国房地产20强。
(2)第二阶段:规模+品牌
有了一定规模之后,2006以后,许家印开始想要建立自己的专有品牌。同年,公司制定了从广东走向全国的发展蓝图,实施了“规模+品牌”的发展战略。
在规模方面,2006 年到 2013 年,公司从在广东 2 个城市开发 20 多个项目,到在全国 150 多个主要城市开发 300 多个项目,年销售额从 21 亿到超千亿,员工从 1000 多人到 48000 多人,土地储备、销售面积等多项核心指标平均增长 46 倍,并稳居行业第一,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在品牌方面,为了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公司从拿地起就进行全方位的精品打造,通过制定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的 6000 多条“精品工程标准”,与主体施工、园林建设、材料设备、装修装饰等行业排名前十位的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民生住宅产品覆盖全国,恒大品牌深入人心。
(3)第三阶段:多元+规模+品牌
规模有了,品牌也有了,接下来就是资本运作了。如何能让恒大集团盈利更多,影响力更大?许家印认为是时候可以朝其他行业进军了。
2009年,通过组建庞大的调研团队,在多个领域、多个产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投入、探索和实践,许家印开始试水多元化发展。
五年后, 许家印正式提出“多元 + 规模 + 品牌”的发展战略,在进一步夯实房地产主业的基础上,逐步拓展金融、文化旅游及健康等产业。到了2016 年底,恒大集团已经完成了以民生地产为基础,金融、健康为两翼,文化旅游为龙头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完成了由“房地产业”向“房地产 + 服务业”的转型。
改革成效显著,2017年底,许家印成功以2900亿财富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产业布局:“三赢”领跑市场
如果说核心战略是许家印的制胜根基,那么,产业布局中的各项手段则是确保恒大帝国高筑的一砖一瓦。
最终,许家印采取了一种标准化的中央集权模式,以“三赢”态势成功领跑市场。所谓的“三赢”即:赢在超前进入二三线城市的战略布局,赢在超高的产品性价比,赢在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在市场占有方面,许家印没有选择和万科、万达一样的一线城市,而是绕开竞争对手,选取了市场潜力较大的二三线城市。这一点,和当年史玉柱铺展脑白金时的“农村包围城市”手段颇为相似。
至于产品定位,许家印对恒大地产的定位集中在了:结构合理,侧重刚需。
据恒大集团官网资料显示,恒大的地产项目中端及中高端产品占比85%,高端产品占比15%,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置业者的自住需求。
而在成本控制方面,许家印更是表现出了卓越的商业天赋。目前,恒大集团已经拥有了系统的项目开发成本控制体系。
凭借超前的土地储备战略,抢先进入土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的城市,成功控制土地成本;通过标准化设计及优化设计,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实施集中招投标,全国各地各类主体、装修、园林等大型工程项目均由集团统一招投标,通过集中采购,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材料及设备成本;建立全国统一的采购配送体系,材料及设备直接送达施工现场,有效控制采购环节中的流通成本、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
事实证明,正是这样一系列的“省钱”方法,给恒大集团带来了大量的资本盈余,才使得许家印有资本进入其他行业。
此外,许家印还给公司制定了“快速开发”的指标。拥有强大的快速开发优势后,恒大集团所有项目在购地后六个月内推出预售计划,六至八个月内开始项目预售。借助拿地后快速完成快速开工,全国统一招投标、标准化的开盘等模式,恒大集团最终实现了快速销售的目标。
(图片来源:网络)
企业管理:开辟“恒大”模式
企业壮大了之后,如何管理?要知道,摆在许家印面前的是一个拥有上万员工的大型综合集团。
好在智慧总是偏爱努力而孜孜不倦的人,而许家印恰好就是其中一员。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探索后,许家印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恒大模式”。
具体为:以标准化运营和紧密型集团化管理为基础,突出企业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制度、优秀的文化和强大的执行力,最终推动企业超常规、跨越式飞速发展。
在管理体制上,许家印着力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董事局、集团高管、地区公司高管的三级管理体系。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产权为纽带,下放经营权,强化监督机制。
在员工管理上,许家印提出了两个机制:一个是约束机制,一个是激励机制。以严格考核为基准的奖罚机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科学奖罚机制的激励与鞭策,就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在企业运营中的积极性,为公司快速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许家印一直没有忘记“团队最优”的使命。公司创立之初即明确队伍建设标准,高标准的人才引入及培养机制下,恒大集团95%以上员工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现在恒大模式,已经得到了企业界、媒体界和学术界的一致关注和认可。不仅被众多民营企业争相模仿,恒大模式被清华大学等众多著名高校作为典型成功案例列入管理学教材。
结语
从一无所有到资产千亿,许家印惊人财富的背后,也有着常人无法体会的辛酸。38岁创业,这个不算太早的年纪,也让他比普通创业者的思想更为成熟和稳健。无论是核心战略还是产业布局,他的理念系统而规范。而在管理方面,他又表现出了一个企业家独有的创新和睿智。
版权声明:本栏目文章均为作者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