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病魔前生死徘徊一次,心境变了,我甚至几度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去医院就诊开了抗抑郁药物,回来查了副作用,想想还是暂时放弃。
原因二: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人物质要求高,有人精神或心里需求大,而我是后者。
都是好朋友的前提下,有的朋友适合一起游玩;有的适合坐下来谈心。
而能让自己感受到生活血肉的恰恰是对生活的种种感受的倾诉和交流,而非生意的探讨或切磋。
久别重逢,几年一见,感情自然是有的,也相信是真的,从态度上可见一斑。几个朋友相处的模式就是,一切东道主安排,远来的你负责参与就好。通俗的讲就是东道主负责买单,你负责吃喝玩乐,钱多的多花,钱少的少花或不花,没人计较这些。
年轻时对这种相处模式一度的沾沾自喜,认为有几个这样的朋友让自己在他人面前提起时特有面子。现在想想年轻真是单纯的可爱。
下车见面,酒店放下行李、当地特色饭点,饭桌上酒精的激情碰撞,喝茶,撸串加继续喝酒,不尽兴酒店再开几瓶。因为相聚时间有限,好像恨不得把几年的酒和烟都补上,扯皮吹牛探讨生意经。唯独没有谈心的环节。结果就是累的要死,困得要命,之后在记忆里加上这样的一笔。
那个时候,真的,脑袋里会有逃离的念头;但是你不能,除非真的决定自我封闭。毕竟交往的方式虽不习惯,但有些东西是实在存在的,招待你吃喝玩乐总归是没有错。可能只是没有调对频表达形式。
有时候我在想:“现在这个社会是不是交朋友也在程序化?相聚模式也在程序化?”
其实我喜欢那种简简单单的吃喝,真真切切的分享双方的苦与乐,那样会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和对方。
简单的人,简单的生活,莫大的开心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