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先使用组合而非继承
如果可以的话,要优先使用组合而非继承。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为此争论,但我发现组合比继承更有灵活性。组合允许在运行时通过设置属性修改一个类的行为,通过使用多态即以接口的形式实现类之间的组合关系,并且为修改组合关系提供了灵活性。甚至 Effective Java也建议优先使用组合而非继承。
2、里氏替换原则
根据里氏替换原则,父类出现的地方可以用子类来替换,例如父类的方法或函数被子类对象替换应该没有任何问题。LSP和单一职责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密切相关。
如果一个父类的功能比其子类还要多,那么它可能不支持这一功能,而且也违反了LSP设计原则。为了遵循 LSP SOLID设计原则,派生类或子类(相对父类比较)必须增强功能,而非减少。SOLID中的字母“L”指的就是 LSP设计原则。
3、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指,如果不需要一个接口的功能,那么就不要实现此接口。这大多在以下情况发生:一个接口包含多种功能,而实现类只需要其中一种功能。
接口设计是一种棘手的工作,因为一旦发布了接口,您就不能修改它否则会影响实现该接口的类。在Java中这种设计原则的另一个好处是:接口有一个特点,任何类使用它之前都要实现该接口所有的方法,所以使用功能单一的接口意味着实现更少的方法。
4、编程以接口(而非实现对象)为中心
编程总是以接口(而非实现对象)为中心,这会使代码的结构灵活,而且任何一个新的接口实现对象都能兼容现有代码结构。所以在Java中,变量、方法返回值、方法参数的数据类型请使用接口。这是许多Java程序员的建议, Effective Java 以及 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 等书也这样建议。
5、代理原则
不要期望一个类完成所有的功能,可以适当地把一些功能交给代理类实现。
代理原则的典范是:Java 中的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为了比较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同,我们让用于比较的类本身完成对比工作而非它们的调用方。这种设计原则的好处是:没有重复编码而且很容易修改类的行为。
总结
以上所有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可以帮助您写出灵活、优雅的代码: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代码结构。理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习得一种能力去发现什么时候使用这些设计原则。去发现我们是否违反了什么设计原则和影响了代码的灵活性,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我们解决问题时不能总去使用设计模式和设计原则,它们大多用于有较长维护周期的大型企业项目。
更多java资料、视频,加群462403503或点击下方蓝色字体了解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