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接着谈上一期的内容,怎么样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好目标?首先大家要清楚地知道,一个不明确的,一个模糊的目标,可能会让你感觉压力更大,让你感觉更加的遥不可及。目标不是定了就可以了,一个不好的目标,某种程度上还会给你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制定一个能感知的,能够一步步执行下去的目标规划。
大家注意一下,我这里用的是目标规划,而不是单纯的一个目标。我们只讨论一些比较大的目标,日常中的小目标我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一个完整的目标,应该是由大目标以及对应下来拆解开的小目标,也就是阶段规划来组成的,这样子才是一个可以在每个阶段都给你有效指引的目标方案。
目标应该是路上的一个个路标以及Checkpoint,而不是立在遥远的远方的一面虚无飘渺的旗帜。
好,回到我们上次提到的SMART原则:
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
1. 具体的(Specific)
2. 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
5. 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我们拿上次的一个例子使用smart原则来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试一下:
场景:身在职场,为了流利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大目标:使用英语实现口语交流
目标拆解:
1. 具体的(Specific)--掌握日常职场交流用语,非学术类;
2. 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实现办公室交流,商务谈判;
3. 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仅为日常交流,现阶段部不过于关注发音及语法问题;
4.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以日常用语为主,延伸出商务谈判;
5. 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1年内。
现在,认真看下上面这个目标,和你平时用小脑瓜那么一想的目标,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感觉和你平时想的“我要做什么”这种拍脑瓜定的目标有很大的不同?
这里我们先导入一个关键概念,就是请各位在面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时候,不要再依靠你的短期记忆来思考了。
不要相信多任务并行处理了,你的大脑一次只能做好一件事。如果你面对的问题不是只有一层两层,那么拜托一步一步地把你的思考步骤用物理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在纸上或者记录在你的电脑上都行,将你宝贵的思考空间,留给决策。
回到主题,这个例子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实现口语的交流。这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简单明了的,就是奔着口语交流这个方向去的。
那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以你想要达到的最终状态去练习。
你想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那就去说。
各位先思考一下,如果你能用英语交流,那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从最终呈现的形式上来看,你只要应对某个场景有对应的回答,那么在这个场景下你已经算是是可以使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了;假设现在你需要的场景有10个,那你是不是只要掌握了这10个语句对应的回答或者模板之后,你就已经在最小程度上掌握了英语口语?
这里也可以应用一个常见的28理论来解释,20%的关键事物可以完成80%的工作。如果你把某一个场景下需要的最常用的几个句式或者语法掌握了之后,你就已经可以应付绝大部分的场景了。
那么你最快达到目的地的方法,不就是直接把这个几个句式背下来吗?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就感觉有点奇怪,有点不对劲,这和以往的从单词到语法,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相差甚远。
这也是我最想传达的一个观点:你的具体行动一定要从目标往回倒推拆解,不要只靠过去经验和直觉去照搬方法。
就像学英语一样,很多人进入社会了,一遇到需要重新学习英语的情况,就直接照搬以前在学校的老路子来学习,全然不顾你的环境你的精力你的能力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不同;当你身在职场,综合效率才是你最需要考虑的重点。
那么,我们对这个目标进行再次拆解:
场景:身在职场,为了流利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大目标:使用英语实现口语交流
目标拆解:
1. 具体的(Specific)--掌握日常职场交流用语,非学术类;
2. 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实现办公室交流,商务谈判;
3. 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仅为日常交流,现阶段部不过于关注发音及语法问题;
4.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以日常用语为主,延伸出商务谈判;
5. 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1年内。
根据上面的目标拆解,我们还需要制定可以执行的分步目标。
那我们就在上面的目标拆解上添加具体执行的方案规划:
目标拆解:
1. 具体的(Specific)--掌握日常职场交流用语,非学术类;
--寻找对应的常用口语素材,贵精不贵多;
2. 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实现办公室交流,商务谈判;
--将少量的核心基础句式彻底掌握,灵活搭配;
3. 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仅为日常交流,现阶段部不过于关注发音及语法问题;
--练习中时刻对比确认,检验自己的口语是否实用;
4.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以日常用语为主,延伸出商务谈判;
--在建立好基础用语后,尽量在此基础上修改出,或者引进商务类的用语;
5. 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1年内。
--确定具体时间段的学习数量;
现在,大家看看上面的具体描述,有没有感受到,你实际需要做的,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多?
这样一个具体的目标给你的感觉,和一个模糊的“学口语的”的目标差别是很大的,你会感觉有具体的范围,以及大概的步骤,这样你启动的难度是不是小了很多?
你需要做的,是不是具象化成了:
从最核心的常用语入手,一个句式一个句式掌握,各个场景先学好一两句基本的语句,形成最小的可运行框架,再一步步丰富各个场景的内容。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什么不是像以前在学校一样,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学习,学完一个再学下一个?这是因为,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多因素的过程,涉及到你的状态,你的技巧,你的目的等等。所以说,在工作时间之外那么分散的碎片时间,你非常需要一个好的状态。之所以先建成一个最小的可运行框架(每个场景起码会一句),就是为了建立充分的自信,让你快速感觉到攻克每个场景的快感,类似游戏建立的奖励反馈路径。
生活已经很难了是吧,如果不能保持充分的自信和状态,那又怎么保证你在工作之余的那点时间里能有效的学习到知识呢?
设定目标,真的非常值得投入时间仔细思考,不是一股脑往前冲就叫做勇气。
在这里再强调一次,不管你最后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工具,你写出来的目标都应该满足下面3个要求:
1.你能知道具体的学习范围;
2.有具体的计算进度方式(大部分情况下,用次数会比时长更好运用);
3.考虑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知识量带来的动态变化,注重每个阶段的关联性,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我相信大家如果能做到这3点来制定目标,那么你的目标已经比之前的效果会好很多很多。
我是Daxiron,带你理清思路,实现你的个人理想。
敬请关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