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也就是口味这个东西是没有定性的。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或者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
这是汪曾祺的一段话,二十岁读,和四十岁读,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记得跟公司应届实习生吃过一次烤串儿,她瞪着我们工程师点的十串烤小腰儿,张着嘴道:这也能吃?随即作出了要呕出肺腑的夸张动作。这女孩儿从国外回来,我可以理解她的举动,但并不赞同这么做是有教养的。
还有几次,饭桌上南方人和北方人共餐,双方都非常轻易流露出对彼此的不解。但重点不是不解,而是表达不解的同时,对彼此的不屑。说的明白些,北方人不能理解将海鲜煮到粥里,这粥岂不是一股腥味吗?南方人不能理解北方人一天到晚主食吃那么多,可见穷山恶水没吃没喝,生活困难。他们没有说出这些,但我完全读得出来。因为不仅写在他们脸上,同样的情绪和态度,还分毫不差地表露在他们对彼此地域文化和其他事物的看法上。
而我自己,也曾是这样一只井底之蛙。在眼界有所开阔之前,在阅历有所拓展之前,在双脚迈出我生长的土地之前,我以为我能触及的世界,就是最完美的世界。
改变,来自第一次用心的旅行、第一次用心的阅读和第一次用心的交往。
我开始发现,即使在我身边的人,也有着如此不同的一日三餐,如此不同的喜怒哀乐。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我没有任何立场对这种不同说三道四,那是“尊重”在我内心最初的萌芽。
随着慢慢成熟,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我毫不意外地感到自己的渺小。我的喜好、我的习惯、我的爱憎,都那么微不足道。我想体验更多,品尝更多,换句话说,我的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但这类朴素的话,我也曾多次听到,什么闭关锁国,改革开放。以前却都是书本上的生硬道理,如今才真的得其真髓。
举个例子,《舌尖上的中国》以食物为钥匙,为我们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广阔疆域不同物产与文化的大门, 我学会了用美学的眼光,看待食物。《细说红楼》以宝黛的故事为钥匙,为我们打开一扇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我学会用美学的眼光,看待文学。同样,与先生的相遇相识,为我自己打开一扇了解爱情与亲情真谛的大门,我学会用美学的眼光,看待两性。与几位创业者的相处合作,为我打开一扇了解精彩人生的大门,我学会用美学的眼光,看待人性……
这样做时,我最终学会的,是尊重!而尊重,回报给我的,是不断有新鲜的美食可以品尝;不断新鲜的故事可以阅读;不断有新鲜的体验可以享受;不断有新鲜的事业可以尝试。
有一对夫妻,丈夫背着妻子借了一笔钱给老朋友,一周后这笔钱就还上了。丈夫日后才跟妻子提及,但妻子非常生气,大闹别扭。其实原因很简单,妻子怨他没有跟自己商量,没有尊重自己。丈夫十分委屈,觉得钱也还了,没必要这么生气,而且也不是故意不说,而是怕说了,妻子不同意借钱,这样丈夫在朋友面前就没面子。
所以借钱和还钱,并不是重点,当事人有没有被尊重才是两人关系的核心。很多时候,我们用力维护的,既非钱财,也非面子,而是我们的尊严。
叔本华说: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2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