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那时,街还是铺的青石板,长满了苔藓,没有车,只有稀稀拉拉的人;屋还是吊脚楼,黝黑的身影,歪歪斜斜的立在街边。那是一个很多人穿中山装的年代,那时我是一个喜欢跟人比高的小屁孩。
那时,小镇西边有个电影院,唯一的一个,能容纳好几百人,宽宽的白色投影布,几束光投射下来,就有了画面,感觉很新奇,很喜欢看.
那时的电影票只要一毛钱,门口总站着一个大人检票。我多少希望他是我的亲友团,那样我可以大摇大摆的走进去,美美的看上一场。可惜不是,那时我没钱,口袋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装饰,它永远是布贴布。家里也不富裕,没有电视机,再说那时的电视机也就两个台,还老是麻麻点点,想看清一个台经常要上窜下跳地摇电线摆方位,以图得到最佳的信号,自然看的无趣。可是童年的我还是个嬉耍的孩子,喜欢找点乐事消遣自已旺盛的精力,尤其喜欢看电影,怎么办?
那时看电影,一个大人是可以免费带个小孩子进去看的。穷则思变,于是我经常在电影院门口徘徊,这种徘徊在看到有喊打喊杀的武打片时,更是有些频繁。每次在电影院的广场伺机而动,一看到有几个大人簇拥着朝电影院走去,我就在后面紧跟着,检票的一问票,小手指朝前面的大人一指,只要检票的迟疑一下,就快速跟进去了,这种成功率还是蛮大滴。不过进去后,还是不安全,那些检票的在电影放到一半时,就关了外面的大门,拿了一个手电筒在电影院逐一检票。唉--真佩服他们有这种耐心。每次一看到手电筒在这边晃,我就弓着身子,像只老鼠一样窜到另一边.有时没办法了,一急就躲藏在椅子下面,亏我长的苗条,还真能钻进那小小的缝隙,大人至是不会因为这点事出卖小孩,不过这样下来,一场电影就没看个完整。后来跟几个伙伴交流一下逃票经验,还有更绝的,就是跑到电影屏幕后面反着看,电影屏幕在一个1米高的台面上,后面是封闭的.检票的一般不会上去了,心底不禁暗自佩服:前辈就是前辈。于是,每次电影放的比较暗时,我就像箭一样冲到台上,蹲到后台一个角落看,这样下来,画面反是反了点,不过有鼻子有脸,看的很落心。呵呵,每次免费看完一场电影,就像凯旋的大将军一样,摇摇摆摆的晃回家。
在电影院看电影,每次都是要经历一些风险。每次搞那么刺激,人也累。于是,就期盼周围邻居哪家有个红白喜事,搞个电影放映一下.每次哪家婚丧嫁娶,都要前去打探打探(特别我眼中的大户人家)。若看到街面上拉起一条正方形的投影布,一整天心底都是喜滋滋的。呵呵,好在我家在一条街道上,蛮多街坊邻居,平日里,还真有些这样的机会。每次开始放时,欢笑声、口哨声,交织在一起,调皮点的就在一道道光束里,晃着各自的小手,摆出小鸟、小狗、小兔……
多年以后,进了DVD、网络时代,电视机也有了几十个台,儿时的电影院不可避免的衰落了,到最后变成了一个幼儿园。如今的我再也不用东躲西藏地看一部电影,可是我那些逝去的童年,记忆中的电影院,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的是太多太多的美好,每次想起都有触动到内心深处,然后是悠长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