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县大阳镇各自然村得名由来(汇总)
靳沟村:最早由靳姓开庄建村,临河沟而建,故得名,又叫上沟。
马头山村:村位于山的北面,山形象马头,故得名,又叫后沟。
翟沟村:最早由翟(Zhái)姓在沟里建庄,故得名,又叫底沟。
宋家掌村:相传最早由一家梁姓大财主在此居住,初名梁掌。因梁姓犯犯事抄家逃走,以后又陆续迁来几家姓宋的故更名为宋家掌。
香峪:相传该村原名五香村。村西北角有一座九层高塔,住有一伙强盗,抢劫过往客商财务。后一客商引来一伙人血洗了五香村,村里只剩下几户,将村该为难遇,后串写为南峪。因与今大箕镇南峪村重名,1983年9月12日改为香峪。
都家山:因村的四周都是山,故得名。
岭东:因村位于山岭东面,故得名。相传该村赵姓由上赵庄迁来,又叫小赵庄。
下赵庄:因村民姓赵,故得名大赵庄(《凤台县志》记为大赵庄) 。后因人员陆续迁出,村庄规模变小,且村位于无梁殿东圪堆山脚下,改为下赵庄,,又叫底赵庄。
上赵庄:村民姓赵,由下赵庄迁来,与下赵庄隔沟相望,地势较高,故得名(《凤台县志》记为上赵庄)。有段时间对外称赵庄,因与今金村镇赵庄村重名,且1983年9月12日改回上赵庄。
河底:因村位于一条小河旁,地势低洼(比下赵庄还低),故得名。《凤台县志》记为上河底。
大南沟:因村位于东大阳村南面的一条较大的沟内,故得名。
小南沟:因村位于东大阳村南面的一条沟内,比大南沟小,故得名。
李家庄:相传由李姓建庄,故得名。俗称“连庄”。
刘家庄:相传由刘姓建庄,故得名。俗称“刘窝 庄 ”。
南社:因村位于东大阳村南面,原为四个小庄合并而成,即南社、沟北、东掌、河后,后为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当地统称南社。
庙南沟:因与高平夏(下)岩底村同修一庙,地处沟内,原村名为夏岩底南沟,分辖后,取名南沟,因与大箕镇南沟村重名,且村位于庙的南面,故更名为庙南沟。
东宋家山:相传最初由楚姓建庄,叫楚家庄。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由洪洞县大槐树底迁来一家姓宋的,后宋家人多,楚家人少,改为宋家山,村位于山的东面,故名。简称东山。1983年9月12日,因与今下村镇东山村重名,仍恢复为东宋家山。
西宋家山:相传明初洪武永乐年间由洪洞县大槐树底迁来一家姓宋的在山的西侧建庄,故名宋家山。简称西山。
东大阳一分街:以驻地村和序数命名。
东大阳二分街:以驻地村和序数命名。
东大阳三分街:以驻地村和序数命名。
东大阳四分街:以驻地村和序数命名。
东街:1972年因西大阳村大,分为东、西街, 村位于西大阳的东面,故名。
西街:1972年因西大阳村大,分为东、西街,村位于西大阳的西面,故名。
金汤寨:有两说。一说(1984版《晋城县地名志》),因村前有一山沟叫金汤沟,人们在沟北较高地方建房居住,村形像寨,初名金汤沟寨,后简称金汤寨。另一说(《经典阳阿》),该寨是霸州知州王国士在万历庚戌年(1611年)乡居时为防止起义军骚扰而创建的,取“固若金汤”“金城汤池”之意。
王家庄:居民大都姓王,故名。
张家庄:最初由张姓建庄,故名。
陡坡:因村位于香山脚下一条沟内,出门就爬坡,初名陡坡沟,后简称陡坡。
常家庄:最初由常姓建庄,故名。
向东:相传早年尚姓在香山东面建村,初名尚东,后因尚姓绝户,更名向东。
香山:因村位于香山脚下,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