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之后,当年的高考已经渐渐远去

part1

今天是2018年6月7日,今年高考的第一天。我参加高考的那天是2009年6月7日。

昨天看电视,跟爸爸妈妈讨论了当年我高考的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但是在我的脑海中,那些他们描述的事情统统是空白的。

我甚至能想的起来12年前中考发生的一些片段,但是就是想不起来高考的场景。

或许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毕竟高考对我来讲是一场滑铁卢。

我最后没有选择复读,因为我们是课改前的最后一届,从老师到同学都在说第二年的高考将与我们那年将多么不同,对我们而言将是多么的不利。

当然还是有同学选择复读,而且成绩大多都还不错,但是我毕竟还是那个没魄力的我,没有勇气去试下当时的未知。

part2

这两天都在讨论那几位互联网大佬当年的高考往事,高考,成为了他们探索更大世界的第一步,成为了变身大佬的起点。

审视已经过去9年的高考,都没有发现原来时间已经了那么久。

伴在身边一起前行的,从高中同学变到大学同学,又从大学同学变成同事。

当年以为12年苦读的终点,就是那一场高考,毕竟我们每个人为他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久到觉得撑着一口气,冲过这条线,就可以落幕。

大概现在的高考生依然会有这样的感觉吧,毕竟似乎这18年的人生,除开没什么记忆的前三年可以肆意玩耍任性闹以外,剩下的15年都是为所谓的“拼未来”而努力读书、奋斗。

若不是这两天看了各种公号发的养生鸡汤,我也不会去思考,那么高考完的这9年,对我而言有什么意义。

part3

今年我27岁,高考之后的日子恰好占了我目前人生的三分之一。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再活3~4个9年总还是不算奢侈了吧。

高考没考好,那时候真的是觉得自己完了,大概这辈子也就这样了,那些曾经的骄傲都可以扔了。

然后果不其然,进了一个N线小大学,开启了跟同学一起吃吃喝喝社团玩耍的道路。

虽然一直都记得我要考研这件事,但是基本上就是喊个口号就算完成任务了。实际花了多少精力,自己心里还是有点底的。

从18岁,到22岁,到24,25,26岁,看着每年年龄的增长都在一边焦虑现在开始一个新起点来不来得及,一遍没有任何行动的偷懒。

当然不只是我自己,好像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感觉。加上各路贩卖焦虑的人马,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一边焦虑,一边对焦虑麻木着。

那些所谓的鸡汤文,看了之后,我敢打赌,大部分读的鸡血满满的读者们,其实跟我一样,飞速读完,然后放下手机,没几秒就想拿起手机,再刷下一个能刷的东西。

真的是这类文章读多了,已经免疫到焦虑都没法焦虑太久的程度。

part4

反而是这两天,看到许多新闻采访里热情明媚的18岁少年少女的脸,我被触动的更多一点。

27岁老阿姨,感觉离开18岁已经好久了,但是仔细想一想,27岁,好像也不算什么嘛。

在能够活到几十岁的长长岁月里,27岁的我,和18岁的他们都是一样的,还有足够的时间改变点什么。

现在的我知道18岁的高考远不是终点,那我当下站立的27岁,对哪怕30多岁的人而言,依然可以是个起点。

喵,不开心吗?

那我亲你一口好不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