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见了一个人,回到家中的此刻心中仍然不能平静。这个人是在行的行家,是一位心灵教练,主要是用提问引导的形式不断探寻你的内心,让你进行自我发现,发现你内心真正的想法。引导你认识到自己思想以及心态上的一些误区。交流中很多次被提问到不曾想过的深度、于是苦苦思索、寻找真正的答案。很多次内心长舒一口气,豁然开朗,海阔天空。
教练一开始问我,想要解决还是什么问题?我说,最近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持续有兴趣的工作?从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那什么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呢?或者说你想培养哪些能力呢?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不同的事情培养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一样的。比如拆书,我想提高自己分享的能力,更好的控场、活跃气氛、增加片段拆解的深度,给人以更有帮助的东西。对于工作,应该是在工作中练就的一项技能。
那选择的工作这件事是由谁来决定的呢?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所以如果不清晰自己想要什么,那不论什么工作,对你来说都是有瑕疵的。
所以要做好选择,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但是却产出不高或者说薪资不高。还是找到一份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的工作,但是有产出,有物质回报。很多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要走好抉择,不纠结。苦思冥想想要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却找不到时,那就行动起来,在行动的路上慢慢寻找。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对很多事情感兴趣过,但是很多也都放弃了。究其原因在于给自己了太多的压力,总在乎外界的眼光,做不好怎么办,被人笑话怎么办?也总爱比较,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他那样啊,什么时候才能那么高的水平?以为树立榜样是在激励自己,但是却因为不断地比较,努力了好久都达不到而焦躁,最终放弃。但是教练说,你树立了一个榜样,你的位置是1,榜样的位置是2,然后你很努力,但是当你达到2的时候,榜样还在那里吗?不在了,因为他不会在原地等你。所以要和自己比较。和之前相比,你是否进步了?那是不是应该给自己一些鼓励呢?是不是应该给自己一个拥抱呢?至于外界的评论和眼光,那也并不是你应该关注的焦点,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拆书,我的目的是希望以后可以去自己生活的城市开一个这样的俱乐部,去成长、去分享、去认识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那这就是我需要关注的核心,其他的一切,怕丢脸、要升级、质疑都是次要的,把精力聚焦到你真正的目标上面。
工作也是一样,选择工作要看公司规模、行业、职位、企业文化、薪资……但是你最关注的时候是什么呢?只有内心有标准才会找到匹配的。如果是职位所带给你的技能的培养和薪资,那其他的是否还那么重要呢?培养一项核心能力大概需要2-3年的积累,选定一个行业或一个公司专注于积累,弱化外在的因素,一切为你的目标服务。记住,永远没有最好的选择,就像童话里找麦穗的故事。但是你可以把选择的做到最好。工作也是为你自己的目标和愿景而工作,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就会更有动力了。
当然如果中途放弃了也不意味着失败了,因为那是你当时最好的选择,不要以现在的能力去评判你的过去。一切的体验和经历都是增加了你生命的厚度。所有的积累都是你的财富。不要急于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因为你总会遇见它。
换了一份工作意味着从零开始,这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又可以学到新鲜的东西。那岂不是和应届生一样吗?说一样也一样,说不一样也不一样,一样的是都要重新学一样新技能,不一样的是你比他们更有承担、更有责任、某方面比他们更有经验。
那么急于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是为什么呢?如果一辈子让你只做一件事,像国企的员工一样,是你想要的吗?如果不是,那么你是多么幸运,老天给你这么多尝试的机会,让你去体验,有什么不好呢。你总会找到的。
但是我对教练说,我真的很有压力,北京的房价、快节奏的生活,似乎整天在为生计所迫,我想过上我想要的生活!
你想要的生活什么样子的呢?我认为是有决定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自由,不用为生计所迫,即使不工作也可以养活自己。
那你现在不就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吗?你现在不是也可以养活自己吗?至于生计那可以找一份赚钱的工作,什么赚钱呢?怎么达成呢?刚才是不是说一项技能2-3年就可以达到了。
没有房子就不能幸福的生活吗?租房子就不能快乐吗?快节奏的生活是谁来决定的,一切是谁来决定的。
可是身处这样的社会,身不由己啊,教练反问:身不由己是谁来决定的。
教练说事情总有黑白两面,看你关注的是什么?关注消极的一面,自己没有什么,就会越来越低落、沮丧、对未来失望,那么你吸引来的也都是负面的能量。关注积极的一面,你会不断获得正向的激励、不断的建立自信,你吸引的也是积极的能量。
生活的状态和心态是由你自己的决定的,外在的压力也是你自己赋予自己的。你有权利决定自己以什么样的状态生活。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就是鸡汤吗?但是有的时候面对困境,或者当你觉得有些局面不能打开的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