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关闭了好久的自助图书馆又开放了,实在是太好了。
图书馆离单位很近,但不是我经常活动的那个方向,直到地铁开通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方净土,闹中取静,甚好。
虽然图书馆只有一层,藏书也不是特别多,跟借阅相比,大家来此的目的,应该是能在此安心看书,或者学习吧。
要说冬日最舒服的状态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身有暖阳照,手有书可读。温暖的阳光驱散了阴冷,手中的书则令我感到充实。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待上一整天。
记得我上次来的时候,是去年冬天一个阳光能照射进来的下午。我选的也是这个位置,看的是自己带的一本书,具体书名倒是忘记了。
没过多久,来了位老爷爷。他手上拿了个保温杯,坐在了我的对面。选好座位后,他在后面的杂志架上选了一本杂志,惬意而随性。如果不是在图书馆这个场合,我们应该不会同坐在一张桌子边上吧。
但是所有人适合图书馆吗?我觉得不是。今天我就碰到了这样一个人。
她应该是来学习的,看年纪应该三十往上,选的位置是靠近出入口的临窗位。她对周边的声音敏感而暴躁,手机提示音,拖动桌椅的声音都会令她忿忿不平,又很无奈。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真正读进去点东西,杂念太多只是徒劳。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烦恼,现在偶尔也会经历。她可能是急于想把手上的资料攻克,可惜不是所有时候都能遂了愿的。
不断地强迫自己而不得,耗费了意志力,还增加了挫败感。要是花个几分钟,适时地放松自己,出门做几个深呼吸,呼吸下新鲜空气。不但提神醒脑,还有助于视力,一举三得,岂不妙哉。
期间还是不断有人进出,翻阅书本杂志。轻手轻脚地调整桌椅的位置。大家都在尽量控制自己,少发出声音,不影响到别人。那人后来没待多久就离去了,也许时间不早了,也许她的状态已经看不进去了,或者她已经完成目标了。
最后,希望她是最后一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