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后进生孩子沟通时,经常出现,沟通的效果不好,或者沟通的过程不愉快。今天看到了三明治沟通法,受益匪浅。顾名思义,这种反馈方式结构就像三明治。
第一层:认同。
在和学生沟通之前,一定先说三个优点,一定要有。一个孩子,不可能找不到优点,除非你不想找到。优点的描述,既有大致品格的概述,描述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又要有具体的事例阐述,孩子有某种品质,是通过哪些事情来体现的。
第二层:建议。
也就是孩子有待提升的地方。光说不足的地方还不够,还要支招。很多时候,为什么会有师生矛盾,很有可能,老师的沟通以指责为主,并没有为孩子的未来发展考虑。支招仍旧需要具体化。理念性的东西不要说了,家长也懂。
第三层:鼓励。
无论孩子现状如何,最后永远表明,你的未来人生路一定不可限量。表达老师对孩子的信心。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敬畏之心,孩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许当下在自己班级里变化不明显,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觉醒之后成为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一些优秀孩子,存在的问题确实隐形的,可能作为老师,教的几年内你都没有发现问题,但是可能孩子上了高中,某天了解,发现孩子变样了。所以,与优秀的孩子沟通,至少要有三个层次:
(1)感谢。对学生表达感谢,感谢孩子的优秀带动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劲头,让我们的每一个任课老师的轻松不少。
(2)请教。她的优秀和自律肯定有自己的自我激励模式,有学习的内驱力。可以向全班同学展示,树立榜样的作用
(3)探讨。不管怎么优秀的孩子,也会有需要提升的地方。而优秀孩子特别要关注心理健康、同伴交往、价值取向等问题。这些都是可以相互探讨的。
中等生占班级的大部分,在通常情况下,中等生很难受到老师特别的关心和帮助,而且他们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建设。作为一个老师,应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
(1)关注。 大多数的中等生因为总是无法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期待,因而变得失望,甚至失去学习上的兴趣和进步的动力,也就失去了成为优秀学生的机会。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多一次谈话,多一次微笑,多一句评语都是对他的肯定。
(2)激励。引领他们树立一些小目标,并且为了小目标不断的努力,为自己积蓄成长的力量。教师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奖励机制。调动中游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3)和谐。创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伙伴关系,引领他们在各种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时,我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要多读书,多学习,勤思考,善观察,重实践。“中等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有憧憬,有梦想,教师要做有心人,给与他们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就会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把“抓两头,带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相结合,注意根据中等生的心理及思维特点,因材施教,促进中等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中等生的素质提高了,会促进优等生更上一层楼,也容易激励后进生鼓足勇气,努力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