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中的伪类是什么
伪类pseudo-class是指添加到选择器的关键字,指定要选择的元素的特殊状态。可以用来添加选择器的一些特殊效果,类似于给元素添加了另外的class。
常用伪类
我们常用的伪类有(记得冒号之前要加上空格)
:first-child/last-child/nth-child(n)
选择 父标签的第n个孩子元素
充要条件:标签要对,第几个要对,否则就选不到。
例如
<style> .box :nth-child(1){color:red;}
</style>
<div class="box">
<h1>ooo</h1>
<p>sss</p>
<ul>
<li>xxx</li>
<li>yyy</li>
<ul>
<li>zzz</li>
<li>000</li>
</ul>
</ul>
</div>
这里,每一类的第一个元素会变成红色,<h1>ooo</h1>,<li>xxx</li>,<li>zzz</li>都会变红。
另外,:nth-child(n)
中的n,可以使用2n以及even来表示偶数,2n+1和odd来表示奇数。
:first-of-type/last-of-type/nth-of-type(n)
选择标签下每一个标签的第几个
例如
<style> .box :nth-of-type(1){color:red;}
</style>
<div class="box">
<h1>ooo</h1>
<p>sss</p>
<p>rrr</p>
<p>xxx</p>
<ul>
<li>xxx</li>
<li>yyy</li>
</ul>
<ul>
<li>aaa</li>
<li>bbb</li>
</ul>
<ul>
<li>ttt</li>
<li>iii</li>
</ul>
</div>
这里,每一个标签的第一个会变红,也就是<h1>,<p>的第一个元素,第一个<ul>的全部元素,第二个<ul>的第一个<li>元素,第三个<ul>的第一个<li>元素会变红。
接下来是a链接最常用的四种伪类。
经常用于定义链接样式的四个伪类
他们是运用在a元素上的伪类(冒号之前不需要空格)
1.|:link 选中未访问的链接
2.|:hover 选中鼠标放置的链接
3.|:active 选中鼠标按下没松开时的链接
4.|:visited 选中访问过的链接
HTML <a>
元素(或称锚元素)可以通过它的 href
属性创建通向其他网页、文件、同一页面内的位置、电子邮件地址或任何其他 URL 的超链接。
例子:
<a href="index.html">主页</a>
<style>
a:link{
color:red;} 未点击访问时候的链接是红色
a:visited{
color:blue;}点击访问后的链接是蓝色
a:hover{
color:yellow;}鼠标放在主页选项上的时候是黄色
a:active{
color:green;}访问过后的链接是绿色
</style>
请注意!这四个伪类是有顺序要求的!
浏览器解释CSS遵循的是"就近原则"。我们在定义CSS中,宜将最一般的条件放在最上面,并依次向下,最下面放最特殊的。
否则便会有的伪类无法生效!
顺序遵循:
:link→:visited→:hover→:active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