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L姐,一枚心理年龄永远18始终关注自我成长,又在臭美的道路上努力狂奔的大学老师。很开心在这里与你遇见~
一直忙于整理搬家物品的L姐,又赶上老公出差一周的L姐,对于100讲的转述,有点敷衍,按照以往L姐的风格,那一定是不会继续写了,内心总被那点儿完美主义赶着鞭子,可是,现在的L姐仍然能够先听音频,再做思维导图,然后开始码字,先完成再完美,对我的行动具有强大的驱动力量。坚持比完美更重要,因为这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0.01的复利效应。
昨天,我们分享了富人的十一个习惯,分别是冥想、早起、仪式感、节俭、热爱、阅读、打造自动化收入、为自己打工、坚持锻炼、和成功人士交朋友、做慈善。成功人士的共同之处值得我们去借鉴,能够快速提升自我。这些习惯有些我们已经非常详细地分享过,有的则浅谈则止。如果小伙伴对这些习惯都很陌生,那么第一步最需要做什么呢?L姐认为做任何一件你感兴趣的事,学习你感兴趣的领域之前,第一步最需要的就是阅读,通过阅读,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该领域最基本的方法论和逻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聚焦学习。但是,许多小伙伴虽然热衷于读书,但是读书却没有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高效阅读。
首先,请小伙伴想一想什么是高效阅读?我们为什么要高效阅读呢?提到阅读,小伙伴并不陌生,或许有的小伙伴已经达到了一周阅读3本书的程度,那么,小伙伴是否在阅读前认真思考过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漫无目的随便乱看,那么一定是不高效的。L姐觉得,高效阅读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优质的内容并且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那么高效就有了以下3层内涵:1)时间短;2)内容优质;3)吸收效果好。为什么我们要高效阅读呢?因为我们所处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数量庞大,质量良莠不齐,而我们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高效阅读,帮助我们更好更快自我提升。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谈谈怎样才能高效阅读?先从叶老师的亲身经历谈起,叶老师的学习之道可以总结以自己为中心的自转加上以别人为中心的公转所引起的自我裂变。自转,是指自己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课程,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公转,是指采用教会别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在讲课教授别人的实践过程不断收集别人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自己。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最基本的就是阅读能力,这里的阅读不局限于书籍,也包括全网的各类学习资源。
对于阅读方式,易效能有一个比较形象多类比。前面提到的漫无目的随便乱看,是阅读的蛮荒时代;一周一本书,是阅读的农业时代;每天一本书,是阅读的工业时代;主题阅读,是阅读的信息时代;按需阅读,是阅读的大数据时代。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读书的习惯,那么完全可以烂开始,按照你最舒服的姿势开启阅读生涯,但这种烂开始,不能一直持续下去,我们需要有目的的阅读。谁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该怎样阅读,叶老师在学生时代,比较关注自己的学习,并不关注人际交往,有一天看到了卡耐基《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一句话: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15%靠个人能力。这句话一语点醒梦中人,叶老师如获至宝,开启了阅读的生涯。但是,当他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后,开启了高效阅读的时代,对他的帮助非常大。
那么应该怎样阅读一本书呢?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供了几种阅读方法,包括精读书籍,粗读书籍,主题阅读法和按需阅读法。阅读的过程,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搜索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帖子、课程等,这就是聚焦目标的过程,在大量书海中,我们也需要“要事优先”,和我们阅读目的一致的内容,才是我们阅读的“要事”。然后在自己想要进步的领域开展大量的粗读和少量的精读。粗读的目的是快速获取该领域的底层知识方法论,进而确定需要精读的核心资源,采用主题阅读法,深度学习,借助思维导图、电子笔记等工具,构建该领域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进行自己语系内输出,内化为自己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在主题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迭代,根据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或者是最薄弱的环节,继续深度学习,最终在不断的按需主题阅读学习中,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习惯,无论是有方法的高效阅读,还是漫无目的的浏览式阅读,只要建立了阅读的习惯,总有一天你也会像叶老师一样,被某本书的某句话点醒,开启自我裂变的里程。当然,如果你能够越早掌握阅读的科学方法,那么你也会越早收获自我成长。身体和灵魂,我们都要在路上,小伙伴们一起加油吧!今天关于主题阅读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你的陪伴与关注,我们明天再见~
P.S 细心的小伙伴,听了叶武斌时间管理100讲的小伙伴,会发现L姐从第5讲开始,转述的顺序和叶老师原有顺序不符,我简单说一下原因,在对100将做了逻辑上的重新梳理后,L姐的思路是早起(创造自己的时间)—反思日记(灵魂)—晨跑(身体)—睡眠(体力)—冥想(大脑)—情绪(精力润滑剂),然后再接序叶老师原来的课程顺序哦~ 本次对应的是【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的6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