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焦点小屋第224期读书会,虽然程老师说她是第1次主持小屋读书会,但我们觉得她主持得特别稳,而且承上启下、连接赋能的焦点功力也是特别深厚。所以说今天大家的参与度也是特别的高涨,大家都收获满满。
今天读到了《从认为别人应该改变的逻辑,看到自身能够掌控之处》
非自愿来谈当事人之所以非自愿,常常因为他认为问题不是他的责任,反而坚持别人才是问题的成因。建议咨询师可以先表示愿意理解当事人的逻辑思考,希望当事人多说,然后在了解他的想法与定义之后,试着引导当事人思考:如果对方给了当事人的反应,会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当事人因着对方的改变而改变时,对方又有何不同?如此将会帮助当事人看到两人相处其实是一个相互循环的过程,而可能提高当事人愿意先改变的动机,而并且再回到自身的责任。
你说同事有问题你们才会冲突,如果同事改变了,你希望他变成什么样子,那么你们就不会冲突了?如果同事变成比较不找麻烦了,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会如何跟他相处呢?当你变得比较配合他的意见的时候,同事会接着有什么反应?会跟之前有什么不同?原来你们都很看重对方,也会受到对方影响的,尤其你也可以影响他的行为哦,那如果发生什么,你就有可能会愿意先改变呢,你猜如果是你先改变的话,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我会感觉到咨询师,本着一个很尊重的态度,以退为进,接力发力不费力。虽然说顺着来访者的话说,去看到他期待的目标是希望对方先改变,但我们不评判、不指导、不建议。而是说在他的思维脉络里,在他的思考架构里,去理解去接纳当事人的想法。
那么,先接纳,然后再推动,就像刘老师讲课时所说的“云手”,当对方的拳打过来以后,我们先用手掌包住他的拳头,顺着他的力量走一段,然后再轻轻的回推,这样就会是一个慢慢的引导。化被动为主动,用假设问句来邀请当事人尝试着自己先改变,有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因为在接纳和理解的过程里,来访者已经先看到了对方改变以后自己的变化,而自己的变化以后对方又会跟着变化,那对方的变化又会带来更新的变化,这样的一个循环,是一个连动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那么说如果从我们自己先改变,那么同样会带来这样的一个效果。
郑老师说,这个类似于催眠的作用,用对方的逻辑,来引导对方。雷老师说,这象奇迹问句。郑老师说,奇迹问句就是催眠。
雷老师说,世界上事情为三类:自己的事儿,他人的事儿和老天的事,那么我们能做到的事,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儿,别管别人的事,剩下的事交给老天,所以说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当我们自己改变了,系统中的其他人也会相应的跟着改变。
艾老师说,当我们想去看到山上的风景,我们就自己顺着山路慢慢的走上去,那么山上的风景才会被我们尽收眼底。山不过来,我过去。
吕老师说,在邀请当事人参与的这个过程,都是这些是用软化的语言,特别尊重当事人,邀请来访者思考,愿意更多的尝试。里面多次用到你猜,假如,有可能……
感谢各位伙伴们的精彩分享,每个人的视角都有她的独特之处,那我们大家的智慧,碰撞在一起就会迸发出更多的火花,会有更深的领悟和感受。
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小屋是我们的成长坊,不是竞技场,参与的越多,收获越大,隔岸观火,不如身在其中。感恩大家相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