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腾飞不是梦!

《资治通鉴》汉纪 孝景皇帝三年 前154年

    三王之围临菑也,齐王使路中大夫告于天子。天子复令路中大夫还报,告齐王坚守,“汉兵今破吴楚矣。”

路中大夫至,三国兵围临菑数重,无从入。三国将与路中大夫盟曰:“若反言:‘汉已破矣,齐趣下三国,不,且见屠’。”

路中大夫既许,至城下,望见齐王曰:“汉已发兵百万,使太尉亚夫击破吴、楚,方引兵救齐,齐必坚守无下!”三国将诛路中大夫。

【译文】

    胶东、胶西、淄川王的军队包围了齐都临淄。在这之前,齐王派了路中大夫去向天子报告情况,天子又让路中大夫回去告知齐王:“务必坚守,朝廷军队现已击败吴楚联军。”

    路中大夫回到临淄。三国军队把临淄重重包围,没有办法入城。叛军将领和路中大夫盟誓说:“你反过来说:‘朝廷已被击败,齐国应赶快投降,否则将被屠城’。”

    路中大夫答应了,来到城下,远远看见齐王说:“朝廷已发兵百万,派太尉周亚夫把吴楚叛军打败了,正领兵来救援齐国,齐国一定要坚守住,不要投降!”叛军将领杀死了路中大夫。

    忠诚之士,上到国家用人,下到企业用人,每个组织都渴望获得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多了,组织才能更加稳定,长远的发展。

    但是忠诚这种品质,属于后发品质,需要培养,能看懂这种品质的时候,组织基本都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这时想要重用,为时已晚,能挺过去的毕竟是少数。

    如果早些重用这样的人,也许企业不会面临这样的结果。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这样的人,因为这类品质属于后发品质,因此更多需要后天的培养,如何培养这类人才,就要从企业的文化说起,如何让企业文化落地,小编归纳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文化的宣传学习阶段

让员工对企业文化进行360°的“知”。

第一是知其从哪里来?

    来源于老板的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源于正能量词汇,无论来源于哪里,都要给员工介绍清楚。

    企业文化也是一剂药,是保健药,有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没病可以起到强筋健骨的作用。因此,在给员工服药的时候,也得介绍这幅药的厂名、厂址,是否正规产品,服用后有什么效果等等,让员工服的的放心,用的舒心。

第二是知其涉及到哪些层面?

    企业文化往往不是单纯的几句口号,而是一个体系,涉及到企业的VI,企业的制度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要系统性的介绍企业文化的体系。

第三是知其包含的全部内容?

    作为一个“战略工程”,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打三大战役,或者说是抓住三大层面,即:精神层、行为层、形象层。

    精神层即企业精神文化,行为层即企业行为文化,形象层即企业的形象文化。

第二阶段:企业文化的实践感悟阶段

让员工对企业文化在实践中悟道,在案例中感悟。

    寻找发生的案例,总结提炼,看是否有企业文化的身影;这个阶段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

如:有奖征文-我身边的好人好事、世界咖啡-我身边的故事等。通过大型的活动让员工收集到各类好人好事,一是进行正面案例的宣传,二是让案例与企业文化产生链接。

    这个阶段需要小范围的组织员工进行探讨,引导员工自己寻找案例与企业文化的链接点,尽可能的让员工谈感悟,并形成印象化笔记,张贴至宣传栏。

    更多的企业在学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缺少了这个环节,以至于一直让企业文化成为挂在墙上的横幅,成为会议上的口号,成为全员考试的考点,这是企业文化徒有其表的来源。

    文化要落地,企业管理者需做好教练,做好引导,让文化与事件产生链接,做好路径的搭建,路径搭建好了,之后的链接就水到渠成了。

    感悟一定要在事上感悟,就如同王阳明先生说到的“事上磨”,任何在工作中发生的事件。

    无论事件的结果如何,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和梳理,总结出结果的根本原因。

    正面的原因直接与企业文化链接,负面的原因去思考如何反向而为之,这个方向行为是否可以与企业文化链接。

第三阶段:企业文化的应用考核阶段

    让员工对企业文化不仅记住内容和口号,更重要的是转化为思想,成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培训的应用考核涉及四级评估:

第一级是反应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含培训师、培训内容、培训组织等,关于技能类的培训评估,因为现场有实际操作环节,学员们一学就会,现场就会有成就感。因此技能类的评估很好做,结果也会达到预期,而知识类和态度类的培训,因培训内容在个体身上领悟不一样,且现场不容易转化,因此在做一级评估的时候,结果不容乐观。

第二级是学习评估。

    是指课程结束后对学员掌握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更多采用的形式是考试。针对企业文化内容的学习,考试这个形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次数多了之后,就会让学员在心底对企业文化产生抵触的情绪。

第三级是行为评估。

    就是评估学员在训后一段时期内行为是否发生了转变,转变越大,培训越成功。

一门礼仪的课堂,老师现场教学员如何扎丝巾。

从培训结束之日起:公司也有制度要求女员工必须扎丝巾,这样一来,在培训+制度的保障下,这种技能体现在形象上就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就便于进行行为评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