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教后记

今天有两节课,正好完成了教学。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错,生字反馈较好,朗读有声有色。除了故事本身有趣之外,我想有几点可以在以后的“寓言”类教学中继续尝试。

一是注重对比。课文中多次运用对比,喜鹊和寒号鸟做法的对比,两次对话的对比,不同结局的对比……在对比中,寓意就较“浅出”了。于是,对文本进行了重构。从故事结局出发,从寒号鸟和喜鹊不同做法、对话着手,探究不同结局的原因,符合学生的学习“寓言”的规律。

二是重视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文字中“深潜”,在声音中“输出”,获得情感体验,从而体会寓意。

不过,发现问题还是有点多,还得改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