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老师说:“就一篇作品来说,必须从文来入手领悟道,从质入手解析文,再从道入手把握文,从文入手把握质”。具体地说,就要看这篇文本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然后再回过来,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反映这样的事实,为了体现这样的思路,用了怎样的结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而对于一年级上册第12课《雨点儿》一课,我便遵循了 “解读文本——解读文本之文、文本之道、文本之质”的要求,思索课堂,力争通过精致的设计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求得预设和生成的和谐。
一、在语言文字中发现事实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生动浅显,语言优美,富有童趣,一开始“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就让人觉得很美,一种雨天的美。儿化的“雨点儿”和“飘落下来”让人觉得雨不大,很可爱,很美。
课文中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这部分充满童趣的对话描写,让人把雨点儿和花草联系在了一起,告诉学生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文本第一次出现了对话,语言生动优美、富有童趣,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内蕴丰富:雨点儿要去帮助花草体现了互助的精神,透视着万事万物离不开雨水滋润的道理。由于童话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从儿童的情感世界出发,所以学生特别喜欢。最后通过结尾“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让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一年级孩子通过两个多月的拼音、识字学习,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大多数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对于课文朗读又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乐于朗读;孩子的思维也很活跃,有一定的方法基础: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而一年级识字教学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本课教学意在让学生多种方法趣味识字,入情入境读好课文;发挥想象拓展思维,做到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继而超越文本。结合新课标理念、学段目标、本课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们便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读好问句、对话,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雨水和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读文;教学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明确的目标,教学中处理好识字、写字、读文的关系,尊重文本表达的情感,便可做到心中有数,扎扎实实教语文,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二、在文体结构中寻找思路
这篇课文生字量挺大,要认识11个生字,但极大部分都是高频字,因此,教学中可采用字词教学和阅读教学相结合的随文识字。针对文章第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中飘落下来。”这一句中就包含了“数”、“清”、“点”、“彩”、“飘落”6个生字的特点,在开课环节,我们便可从尝试从文章中心词“雨”入手,通过象形字认识雨,了解雨、云彩的关系,继而落实“飘落”“……从……”的词语、句式练习,在此基础上,读好课题儿化音和文章第一自然段,落实字词理解教学。在研读课文时, “问”、“回答”在理解词义、会用词语的情况下,结合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来落实认读,做到阅读与识字教学相融合。
语文新课标对写字也有明确的要求。那我们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更要扎扎实实,养成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写正确、规范、美观。本课3个字中重点指导其中的易错字“方“, 观察字形,关注笔顺,怎样写正确;关注起笔、收笔位置和占格位置,将字写美观;同桌互评,落实写字。期间,关注于孩子的握笔、写字姿势。
这篇文章的结构简单,教学思路也可以这样简单。
(一)、品味雨点儿的多而美——品读雨点的对话;
文本中,对于雨点儿的多而美,通过“数不清”、“飘落”等词语来表达,我们不妨从“数不清”感受其多;从“飘落”的“飘”风字旁入手,感受“轻的物体随风而落即为飘落,看图说句子,感受雨点儿的美。再结合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对话,感受其可爱,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指导孩子读好问句,一问一答中感受对话的特点,细腻的情感中体悟雨点儿即将落到地上的那份欣喜、开心。
(二)、了解他们的去处——感悟雨点的作用。
文本中讲到大小雨点儿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让花红柳绿。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发散思维的契机,我们便可启发孩子思维“雨点儿还落到……那里……”,让孩子进行说话训练,不难想象孩子们会说到森林、田野、果园、山岗……,训练说话的同时,扩充了文本,体悟了文章的情感,有了雨点儿,植物才能生长,生活更美好。我想,我们也就正真的做到了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继而超越文本,多角度地训练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在文本材料中升华情感
整个童话中,小雨点去有花有草的地方,那儿的花更红了,大雨点去没花没草的地方,那里长出了花草,学生读着读着就感悟出雨点与花草的关系了。备课时,注意情感共鸣,产生教学合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师生之间没有心理沟通,缺乏情感共鸣是难以产生“合力效应”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课是情感课,语文课堂更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文中小雨点儿是故事的小主人,学生读的时候,容易把自己想象成小雨点儿。“小雨点,你要去哪里呀?那里怎么样呀?”学生能从雨点儿身上感悟出对大自然的喜欢。那么大雨点的话“我要去没花没草的地方”是否会引起小雨点的疑问呢?我们不妨借助这个优势,让学生想象,如:“如果你就是小花小草,你会对小雨点儿说什么?你会大雨点说些什么?”让学生担当花草的角色,引导他们想象、体会所扮演角色的心理、情感,感谢雨点给予他们生命。这样朗读起来,不但饱含情感,极富情趣和感染力,而且,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了道德教育,激起了爱美的情趣,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也许这样的情感升华会让文章更精彩。
文本的解读需要在课堂中实践,相信在课堂上会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坚信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