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吉琨璋,应邀在长沙博物馆作了以《吉金读晋——青铜器里的山西历史》为题的讲座,200多名各界人士聆听了讲座。
地处华夏文明核心区域的山西,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山西青铜文化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山西出土的青铜器延续时间十分完整、器类相当丰富、铸造特别精良,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堪称我国青铜时代的典型代表。
在当天的讲座中,吉琨璋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结合正在该馆举行的“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展”特展及自身的考古工作经历进行讲解。他从汉代以来晋地出土的晋国青铜器入手,对自距今4千多年的龙山时期陶寺文化历夏商周三代到西汉时期的2千余年间在晋地出土的青铜器作了梳理,对山西地区青铜器的地域特征作了解析。
讲座伊始,吉琨璋介绍了欧亚大陆青铜体系下的中国青铜文化及中国青铜时代背景下的山西青铜器,对北方视野下的山西、中国视野下的山西、欧亚大陆视野下的山西进行了对比。
吉琨璋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简要讲解了一个年号的来历,即汉武帝首创年号建元,之后,出现了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等;一个县名的变化——汾阴、宝鼎、荣河、万荣;一位晋国女性贵族——晋姜鼎中的晋姜;一件编钟与一个家族——郘钟与庙前魏氏(郘氏)家族墓地;一个被历史湮没的族群——浑源彝器反映的两周戎狄的兴衰。
吉琨璋对山西省1949年以来的系列考古发现如数家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发现龙山时代末期的陶寺遗址,出土5000多件文物,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已发现7件红铜铸造制品,其中有5件是完整的。
闻喜千金耙采矿遗址、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垣曲商城遗址、东下冯遗址出土了大量夏时期至商代早期青铜器;灵石旌介群、尧都庞杜群、浮山桥北群、闻喜酒务头群、晋东南青铜器群、吕梁山区商代晚期青铜器群出土了大量商代晚期青铜器。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甲字大墓出土的青铜器种类多、层次高。
曲村-天马遗址晋国青铜器群、洪洞永凝堡墓地青铜器群、绛县横水倗国墓地青铜器群、翼城大河口霸国墓地青铜器群,出土了大量西周青铜器。
出土的叔虞方鼎、晋侯鸟尊、晋侯稣鼎、晋侯苏钟、恒父作旅簋、兽面纹甗、兽目交连纹方壸、兽面纹鬲、猪尊、环钮盖兔尊、杨姞壸等文物上都有铭文。
约公元前11世纪后半页,晋自叔虞封唐到三家分晋,再到最后一位晋君被废为庶人,晋绝不祀,前后历时600余年,有38位国君,前后历时600余年。
从晋国全盛时期疆域图可看出,强大的晋国疆域包括今天的山西全部、华北平原大部、中原的北部、黄河西部。
据吉琨璋介绍,绛县横水西周墓地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获得过2004-2005年度田野一等奖;2007-2010年发掘了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
晋国国君及公室青铜器群、曲沃羊舌墓地、闻喜上郭-邱家庄墓地青铜器群、新绛柳泉-中村南墓地青铜器群都发现了大量东周时期的青铜器。
曲沃羊舌墓地发现于2003年,发掘于2005-2006,其中,M1、M2为一组晋侯夫妇墓,是目前山西发现的先秦时期最大的一组墓葬。
闻喜上郭-邱家庄遗址,1974-1989进行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发现了上郭古城。
侯马晋都新田遗址,发现于1952年,1956开始发掘至今,在半径不足10公里的范围内发现大小不等的8座东周城址,还发现了作坊遗址、祭祀遗址。
上马墓地、监猗程村墓地、陶寺北墓地、万荣庙前魏氏墓地、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地、辉县琉璃阁范氏墓地、长治分水岭韩氏墓地、长子东周墓、屯留青铜器墓、潞城潞河墓地、陕县墓地、汲县山彪镇M1辉县赵固M1等发现了东周青铜器之卿大夫家族及平民青铜器群。
戎狄青铜器群、隰县瓦窑坡墓地、原平峙峪青铜器墓、原平塔岗梁青铜器墓、浑源李峪墓地发现了东周青铜器之戎狄部族青铜器群。
关于晋式青铜器,吉琨璋认为,初生阶段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鼎盛阶段为春秋中期到战国早期,衰落阶段为战国中期至秦统一前。
吉琨璋以鼎为例,分析了晋国及晋式青铜器的演变,晋国用鼎情况。
晋国的鼎有多种形制,如晋侯稣鼎,回纹鼎,窝曲纹鼎,镂空蟠蛇纹鼎、变形兽纹流鼎、蟠蛇纹鼎、牛头龙纹鼎等。
晋国用鼎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天子为9鼎,诸侯为7鼎,诸侯及卿大夫为5鼎,大夫为3鼎,士为1-3鼎。
山西境内古墓因大量被盗掘,不少珍贵的青铜器被盗卖到国外,仅曲村-天马遗址邦墓区及晋侯墓地的青铜器大量被盗,被盗已面世的有37件,没有面世的有140件。还有邱家庄-上郭墓地2018年发掘的邱家庄大墓及绛县雎村等地被盗去许多墓地青铜器。
以下为部分珍贵青铜器名称及现收藏地名:
子乍弄鸟、车马猎纹鉴,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智君子鉴共一对,现分藏在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赵孟芥壸,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
晋侯盨,上世纪90年代被盗,现藏日本;
晋姜鼎北宋现于韩城,佚失;
水陆攻战纹鉴,现藏台北。
子犯编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晋侯铜人,为香港私人收藏;
尧公簋,为香港私人收藏,现在国内;
子仲姜盘,为香港私人收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令狐嗣子壸,由卢芹斋捐赠给清华大学,现藏国家博物馆;
栾书缶,现藏国家博物馆;
龟鱼方盘,现藏故宫博物院;
晋公盘,现藏山西博物院;
晋侯稣钟,14件,现藏上海博物馆;
浑源彝器,部分藏上海博物馆;
郘钟,10枚,藏上海博物馆,其余流失海外;
戎生编钟,现藏北京保利博物馆。
希望流失在国外的珍贵文物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吉琨璋的讲座条分缕析,资料翔实,呈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不仅让现场观众对山西出土青铜器有了更多认识,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晋国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文化特质,从而感悟到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
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吉琨璋详细回答了热心听众提出的问题。
据悉,“晋国霸业——山西出土两周文物精华展”目前正在长沙博物馆展出,共有149件(套)珍贵文物集中亮相,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各地观众前往参观。该展免费持续至2024年3月17日。
特别链接:
主讲人吉琨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被聘为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致力于夏商周三代及晋国的历史、考古、青铜器、玉器的研究,考古工作主要在曲沃曲村—天马晋国早期都城遗址和侯马新田晋国晚期晋都遗址。
曾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一等奖、三等奖和 “200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发表和出版论著一百多篇(部),进行各种学术、公众演讲与讲座数百场,多次参加国内及北美、港台等大学、学术研究机构举办的访学和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