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夏天•遇见
第一次遇见小哈利,是2000年8月,小学毕业的那年暑假。在家读报纸,突然有四本书的介绍映入眼帘:《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咦,这是什么书?魔法学校?三强巫师争霸赛?魁地奇比赛?……好新奇的名词,感觉真奇妙啊!
于是,我果断购买了第一本书,从此以后,我便跌入了作者罗琳女士构造的《哈利•波特》系列的“神坑” !
3年后,第五本书《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出版,等待2年后,第六本书《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出版,再次等待2年后,终结篇第七本书《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出版。
每一年的夏天,我都捧着《哈利•波特》阅读一遍又一遍,直到每一个人物都烂熟于心,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被深深印刻在了心里。
每次读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我也是一名待入学的新生,收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坐在礼堂里,戴上分院帽听候它的分配,然后品尝着从未见过的各式各样的美食,听着长白胡子慈祥的老校长讲话,我也有一根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魔杖,挥动着它变变变……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
旅程开始......
暑假里,年满十一岁的小巫师或有魔法天赋的麻瓜会收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寄来的入学通知书。按照通知书里的必备用品清单里,去巫师街购买需要的工作袍、防护手套、斗篷、标准咒语书、魔杖、望远镜,宠物可以带上一只猫头鹰。
然后背上行囊,到达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怎么会有这种站台呢?
瞧,只见第九站台和第十站台之间是结实的栏杆,只要勇敢地推着行李箱往里冲,穿过栏杆就到达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这时会看到冒着滚滚浓烟的一辆深红色的蒸汽火车停靠在站台旁。
在火车上,会认识很多新朋友。下了火车,坐船来到霍格沃茨,这座像城堡一样的学校矗立在悬崖之上,塔楼高耸入云端。学校有四个分院,分别是:格兰芬多、斯莱特林、拉文克劳和赫奇帕奇。新生入学,分配学生到哪所学院就读的是一顶会说话的帽子,戴上它,它会告诉你去到哪所学院。分院后的第一餐,各式各样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的食物:烤牛肉、烤子鸡、猪排、羊羔排、煮马铃薯、烤马铃薯、约克夏布丁、胡萝卜、番茄酱……
学校里,有飞来飞去的各种幽灵,会自己走路的雕像,会移动的楼梯,各种各样的魔法课程,比如可以把书变成动物的变形术,亦或是可以防卫敌人的黑魔法防御术,只需要拿着魔杖嘴里念念有词。还有球赛魁地奇——巫师们骑着扫帚在空中捉一只会飞的有对金色翅膀的小球,简称“金色飞贼”。
这个魔法世界简直美妙极了,在这里,除了有魔法学校,还有魔法部,妖精经营的魔法银行——古灵阁巫师银行,有治疗巫师疾病的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有流通的货币加隆、纳特和西可,有各种神奇生物:凤凰、马人、人鱼、幽灵、夜骐、精灵等,上百条的魔法咒语,卖魔杖的奥利凡德商店,巫师界的报纸《预言家日报》等等。有正义之士结盟而成的凤凰社成员,也有黑魔法反派人士集结而成的“食死徒”。榜样的力量
在《哈利•波特》系列书里,有个总是年级第一的女主人公赫敏•格兰杰,她是一个聪满智慧的好姑娘,总是第一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堂上她自信满满,老师一提问,就高举着手抢答问题,所以 “格兰芬多(学院)加十分”的现象十分常见。作业经常得A,考试年年年级第一。到了五年级的时候她又被当选为级长,负责维护学校的规章秩序,管理年级事物。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习榜样呀!以至于我也想成为像赫敏一样优秀的好姑娘,希望变成像她那样的好学生,努力让每一个老师都喜欢我。于是,我学习认真,课堂经常举手发言,初中担任数学课代表,高中是宣传委员,大学是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记者,而三好学生的奖状更是数不胜数。那些美好的品质
除此之外,小说里还告诉了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具备的良好品质;比如善良、勇气、坚韧、真诚、互助、信任、无畏……
善良,是摄魂怪来到女贞路4号袭击哈利的姨父姨妈和表哥时,哈利放出呼神护卫牧鹿救了他们的命,尽管十多年来他饱受表哥的殴打欺凌,姨父姨妈的毒打和恶语相向。
勇气,是哈利救出金妮的决心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拔出了格兰芬多宝剑杀死了蛇怪,并刺穿日记从而拯救出金妮的性命;是哈利肩负着对抗黑魔头的重任,一直勇往直前。
信任,是哈利、罗恩和赫敏三人组七年来的相互扶持和相互依赖,学习上他们互相帮助,在对抗黑魔头的势力上他们相互鼓励从未放弃。
无畏,是哈利在得知自己是伏地魔的第七个魂器,他必须被伏地魔亲手杀死才能与伏地魔同归于尽时的大义凌然,无所畏惧。无法忽视的珍贵情感
爱是从头到尾贯穿小说的思想主题之一。
在故事里,我们的主人公哈利从1岁起就是孤儿了,父母为了保护他而死去,在伏地魔杀死他妈妈的时候,他的妈妈在临死时在哈利的身上留下了无形的印迹,这种印迹就是深深的爱,父母的爱流淌在哈利的血液里,伴随保护着他一路成长。
亲情:哈利的父母詹姆和莉莉,教父小天狼星,凤凰社成员卢平在危机关头以“幽灵”的形式出现,帮助哈利去对抗伏地魔,从黑暗走向光明。
爱情:斯内普教授一直听命于邓布利多,几年里一直保护着哈利,奉命冒死回到黑魔头伏地魔身边,都是因为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在爱着哈利的母亲莉莉,尽管莉莉在哈利一岁的时候就已经死去。
友情:一年级一场意外的生死搏斗和相互拯救后,罗恩与赫敏成了哈利最要好的朋友,在此后七年的时间里,他们一起赴汤蹈火、生死与共。
师生情:是邓布利多教授对哈利的谆谆教导,培养他成为一个勇敢正义的少年......那年夏天•尾声
从2000年8月再到2007年8月,认识《哈利·波特》始于夏天,又终于夏天。整整七年。
《哈利·波特》系列的一本书是一个年级,从第一本到第七本,故事里的主人公从一年级读到了七年级,从十一岁成长到十八岁,而我也由一个十二岁的初中生成为了一名十九岁的大学生。
2007年7月,是《哈利波特》第七部书出版的日子,当8月我拿到书的时候,它比前面任何一本书都要厚。我迫不及待地读完了整本书。
最后一本,依旧是吸引人的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我们的英雄哈利在邓布利多校长的指引下,在他的亲人朋友的帮助下一一渡过难关,终于打败了黑魔头伏地魔,迎来了光明的胜利。作者在结尾,给了小说完美的结局:哈利和金妮结婚了,生了三个可爱的宝宝,罗恩和赫敏结婚了,唐克斯和卢平的儿子小泰迪长大了,纳威当了霍格沃茨的老师。
是啊!结束了!
就......这样完结了么?
为什么感觉心里空荡荡的,像失恋了一般,这种情感会有人和我一样么?等了两年的结局终于看到了。每年夏天陪伴我成长的小哈利他们也都长大了,结局很圆满。
从最开始初遇它的小惊喜再到每一年的等待下一部书的出版,每一年都阅读着这么奇妙的故事,直到完结篇。故事里的主人公陪伴着我一起成长,我们一起哭一起笑。
这个过程就像是我得到了一粒小小的种子,我把它种到花盆里,然后每年等待着它一点点地长大,长出小芽,再长出枝丫,长出叶子,然后开花,最后结果,成熟落地。圆满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我也完成了我的使命。
复杂交织的情感在心里,那么多年的陪伴,是高兴的快乐的,同时又是失落的。这就像是大学谈了四年快乐的恋爱,却由于毕业不得不和男友分手一样。因为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像《哈利·波特》一样这么吸引我的书,让我每一年都期盼等待的书。
如今回想起来,那些鲜活的生命,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从未忘怀过:
但他知道这什么也说明不了——小天狼星只是跌进了拱门里,他随时都可能再从另一边出来……但是小天狼星没有出现。“小天狼星!”哈利喊道,他来到地板上,他的呼吸变成了灼热的喘息。
惊愕地叫声、欢呼声、“哈利!”“他还活着!”
“阿不思•西弗勒斯,”哈利轻声说,“你的名字中含有霍格沃茨两位校长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斯莱特林的,而他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
……
红色列车的烟囱排出滚滚浓烟,鸣着长笛,列车门打开,似乎在对我说:“你好,这里是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请上车……”
至此,深刻铭记于心。
附一:此文参加【炎夏铭刻征文】比赛。
附二:文中配图均来自《哈利·波特》电影剧照。
附三:文中灰色斜体字为引用《哈利·波特》书中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