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的那一刻,即是参透,便是禅。
学生说,徐师来草原玩一天吧。于是,就去了。
来过好几次了,展现在眼前的草原,总是那种永恒的美。
草原首先给人的就是它的空阔辽远。蓝天如罩,罩下的范围绝不有限,罩下的宽旷广大直到无穷。其中无穷与有限、无边与有际、无垠与有涯、草原上竟能统一,是天造地设的和谐。一蓝如许的天,一碧如许的地,让人惊喜到惊叹。眼光贪婪到不够用。视线竭力地驰骋在草地蓝天,但视力在此刻终于表现出它的无力,它居然到了边际。而心却告诉它:视线之外依然是如许的蓝绿。无端地想起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虽然殆,眼睛也欣喜到不行,它终于有机会脱离了钢筋水泥的森林遮挡,尽展所长,过足了瘾呢。
这里,简单而不单调,空旷而不空洞。周围的逼眼的绿让你惊喜到木讷,好绿呀:从你的脚下一直到视线尽头,和目力不能及处。深绿、浅绿、暗绿、亮绿,那一碧千里的绿,葱翠欲滴的绿,绿得坦荡直率、恣肆疯狂、无遮无拦。像全世界的绿的精灵都来这里撒着欢儿嬉戏。俯身细察,草的茎叶密密麻麻,使人无法看清从草尖到草根的某一棵。每一片草叶都是绿色,但都不一样的:一株草也绿出好几样儿来。茎与茎来来往往地交错着,叶与叶丝丝绕绕地缠绵着。又分又聚的,又细又柔的,目光一米外即又成片,整体地荡呀,荡的,此起彼伏着,一直漾到天的尽头去了。人的眼光渐渐的散了,洇洇地就散了,散成了一片绿。心也为绿软糯、轻盈、羽化。
闭了眼,也能感受得到那绿世界。好像还能听见小草跟伙伴们嘤嘤的细语,嘶嘶的和唱,啾啾的吟咏。天哪,怎么形容才能准确描摹此时的所见所感呢?红尘之滚滚,不行;天地之悠悠,还是不行。如果能横了竹笛以悠长演奏多好,如果能亮开喉咙以长调抒情多好。面对如许单纯的美好,我只能躺身草地,在摇摇摆摆挤挤挨挨中享受着蓝天、微风、小鸟、白云般的牛羊。天地如斯安静安好。
此时,在有我与无我中,在有为与无为里,轻祈几句“阿弥陀佛”,更觉出好一片澄澈,好一阵的空灵。此地,你会感受宁静淡泊、清风朗日、诗意韵致,理解从容、无刻意、无虚妄、洒脱。但是,面对草原,心存感动的又何止这么多。好像我们只有被大自然震撼到,才心怀畏惧地回归本真。从而抛弃了聚分、取舍、爱憎、得失,心灵空灵如倒空了的杯子。于是,把自己与行云流水,草长莺飞,花开花谢放到一起,听凭四时变幻轮回。不喜春夏,不悲秋冬。
世界如此美妙。多好,生活多好。
晚上还有“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2016年6月 记贡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