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在高考最后一科英语考试结束,钟声被敲响的那一刻内心是什么样的感觉?是离别前深深的忧伤?还是告别高考之后满怀澎湃的激动?
一个让你待了十九年的地方,面对即将走出这里,面对即将接受的又一段新的开始,面对人生当中下一个阶段,眼前所有的一切似乎要随着高考成为逝去的回忆。离开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带走了步伐,带来了成长,可过去有些人和事,不是说想忘就能忘的。
看完了刚上映不久的《左耳》,在电影里回到了那个属于他们的“三重门”年代,也回到了那个属于我们的任性年代。青春题材的电影这几年在国内市场就像一股龙卷风,它的兴起,除了撬动了制片人跟制片公司的资金,更牵动了千千万万少男少女的心。青春是一个无痛但却有苍白的,更是充满着神秘,这个形容,无论是对电影里的李珥还是对于现实中的我们,都最恰当不过。
十九年好比一个点,站在这个点之上的我们度过的青春是原味的,这股单纯以至于我们没办法去顾及太多的对与错。而当我们离开这个点之后,再次回头时,似乎发现那些年的那场戏,只有离开舞台后才能更加充分看懂故事的情节。
当电影里的张漾大喊告别自己即将离开一个让他自己待了十九年的地方时,我的内心也被牵动了。这一个释放,也是我当年的心声。可仔细回忆,这个心声,似乎在说明:囚禁了十九年,终于可以自由了。没错,这十九年是禁闭的十九年,没有自由,以至于让你追求各种任性与叛逆,更为关键的是,囚禁你十九年的,不是你的父母,不是你的老师,也不是传统的义务教育制度,而是你自己。
青春最神秘的地方,也莫过于在囚禁了自己十九年之后,当你再次回味过去的一切时,也就开始成长了。
成长的心态需要的是自由,开放。而当你处在囚禁的世界里时,内心里压制住你的不应该是那些频繁的考试和繁琐的习题,而是那股在拼命地试图冲破现状的任性与叛逆,它们遏制住你的成长,让你的青春上演了一场哭笑不得的戏。
《左耳》里的青春故事围绕了情感世界展开,徘徊在了爱情和友情之间,核心还是那一个最老套的大道理——“情感最终让你成长”。但又有谁的青春故事离开得了情感世界呢,这才是青春这部戏里的主唱。但我一直相信一个道理,十九年的那个点上,一切的青春故事都是青涩的,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内心世界的封闭注定我们无法用多重眼光角度来看待一切是是非非。
十九年里的世界注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痛苦的回忆,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没有青涩,哪来的成熟。我在十九年的世界当中也是所向叛逆,父母老师的要求我从来不会做到言听计从,爱情跟友情成了我洒下任性的区域,在那个年华里,我也曾拥有过爱情,结局却是不了了之,也曾失去过一些友情,导火线则是再幼稚不过的举动。
高考结束了,当我们激情地向高空抛出各种试卷时,也打开了内心里多年的心结,这一刻,我们都解放了。那天晚上,很多人都会去寻找一种方式来更好地释放,我自己也不例外,在K吧高歌了一宿,而第二天的时间又全献给了暖暖的被窝。
当再次醒来时,有一种感觉叫内心变得宽敞了。
我很怀念当年的那些校服,毕竟它们陪我走过了最难以忘怀的年华。当我们每天穿着它们时,即使再叛逆再任性再调皮,也还不至于忘记我们是一名学生。高考结束后,它们随着那些书本被我们打包,然后束之高阁,又或者弃之角落,这一切赤裸裸地埋葬了逝去的青春,结果呢?还是要去面对,成长的过程是需要不断去回味过去的。
就像《左耳》一样,毕业之后,各奔东西,读大学的读大学,打工的打工,出国的出国。这让我想起了高中同窗的那些好友们,能联系上的又有几个,有的甚至出现了人间蒸发,也有的早已为人父母。再次聚会的时候,并不是对过去有太多的留恋才会去拾起那些时光,而是眼前不一样的你让我不得不去对比过去的你,这个时候扯到过去也是难免。
人生聚少离多,所以应该珍惜相遇的缘分,以及相处的时光,因为我们知道相遇之后的故事是注定会有离别的。这一点我们都相信在十九年的世界里是少有人意识到的,当我们后来再去意识和体会时,更深刻的不是那些人和事有多么多么的怎样,而是自己已经成长了。
青春是神秘的,它没有答案,一切的一切都在于你自己,未来的路是怎样谁也不会知道更不会去做太多的想象,因为它就像青春一样,很神秘。但有一点是不需要被怀疑的,未来的你注定会比现在的你更加成熟,人生的路是不断走过然后不断回忆然后也不断成长的。
就像成长的代价离不开青春里的某些痛苦,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过去的那些青春,那些曾经的叛逆还有任性。
十九年结束了,但青春还在继续着。不仅仅是走到另外一座城市,而且还是爬到一个更高的点,又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那过去的十九年。这一刻,你会发现,原来成长的感觉也是神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