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双节,长假如期而至。我没有远游,没有垂钓,不曾流连商场,也未与友聚会,而是收拾行囊带上老婆孩子,踏上了回乡的路,路边的野花还是那样幽香和瘦弱,一路飞驰一路欢笑。
如今逢长假,人们总爱奔赴山海。可一路的拥挤与喧嚣——抢票的焦灼、景区的攒动、飞涨的物价,都让那份闲适打了折扣。
我便想,与其在外奔波劳顿,不如归去。回到那生我养我的老屋,回到父母身边,他们也已老去,我便是一份陪伴。
推开家门,熟悉的氣息扑面而来。放下行李,便系上围裙,钻进厨房。为父母和孩子们做几道他们爱吃的菜,听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温暖的声响。饭桌上,不聊什么宏大话题,父母只说些田里的庄稼、邻家的旧事和乡间趣事。我笑眯眯地听着,也絮絮地说着城里的一些蹊跷,孩子们还是那样吵闹嬉笑,好像看到了曾经的童年。就在这一来一往的闲话间,一种踏实而温润的情感静静流淌开来,弥漫满屋。
在这人声鼎沸的世间奔走得久了,才愈发懂得父母那份沉默的坚守与付出。他们从不言说的牵挂,都藏在每一次电话末尾的欲言又止里,藏在晒得蓬松的棉被和冰柜里的家乡吃食中。这时节,天地间仿佛都安静下来,我的心也像一只飞倦了的鸟,终于寻回了巢穴,将风尘仆仆的羽翼一一收敛。
这份独属于家的安宁,是任何远方都给不了的慰藉;它轻轻抚平了奔波积下的皱褶,让身心都舒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