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将近1000万年前就开始了出现了,为了生存,他们也会先其他物种那样四处迁移,寻求食物。走出去到寒冷的地区的人,活下来的一定是适应寒冷地区,但是人本身的基因差异改变越来越少,这时基于基因之上的某种“信息”需要诞生,这就是“人的认知”,人的认知也可以说是基因信息的升级版,不同的认知就相对于产生不同的“认知物种”。
那么人类为何进化出在冬天需要穿厚衣服才可以御寒,这种进化有何意义?这种自然选择为何有利于更不耐寒冷的人类生存?这再次说明人的进化不是单纯的基因进化,而是靠着认知的进化。从伦理上讲,基因改造人类是有点可怕的,例如,人没在进化出类似鱼的腮,在水里可以利用腮呼吸,自由生存,不怕溺水;人不会再进化出翅膀,在天空像鸟儿那样自由飞翔。相反,人类通过认知不断迭代升级,发明了轮船、潜水艇,发明了飞机,火箭。
一切无法通过基因改变的,都在认知过程发生了突变,而我们的认知突变大致有这么几个步骤:认识,总结,创新,试错,调整,改进,迭代,完善。以上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在头脑中固化所学的认知,从而升级迭代,成为新认知,于是自身的认知物种就产生了。所有的认知,都是在周遭的环境中,不断检验,试错,反馈,并不断调整改进的。因此认知物种,也是外界认知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具有认知优势的人,自身就建立了一种能够持续产生作用的自然选择和自然淘汰机制,他们把大量芜杂的、肤浅的、似是而非的认知一次又一次过滤掉,而那些剩下来的,经过过滤、拷问的认知之间又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连接,就像商业和技术领域出现的借用、套用和挪用其它行业、学科,形成了新物种一样——一个新的认知本质上就是一个新的物种。
选择和淘汰机制是人自己设立的反省和淘汰体系。那么如何建立一种反省机制。也就是我们面对世界的三种立场:
1、物理立场:一是一,二是二
所谓物理立场,即客观存在的现象,如在地球上,物体从高处往下落一定是自由落体;烧开的水壶,用手去触摸一定是烫的;日夜温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等。我们最初来到世上的第一认知,就是物理立场为主。物理立场往往包含着你不能控制和抗拒的,这种立场下,你会对你接触的事物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不去控制、没法改变的态度。
2、设计立场:物体的根源在我,不在你
所谓设计立场,即我是问题的本源论,所有由自己驱动并期望得到预期结果的场景,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都有可能是自己在哪个环节处理不到位,认知不透彻所致。比如,一个钟表匠做了一个钟,我们就觉得它必须是准的,如果走走停停,就是有问题的,但问题不在于表,而在于设计者。所以在这种挫败感之下,我会想办法来修好它,或者重新改变我的设计。因为是你想让它怎么样,你有一个既定的意图,如果不这样,你就会觉得有问题,就有想办法去改变它的欲望和冲动。
3、意向立场:问题的根源是你,不是我
所谓意向立场,即问题本源唯他论,所有事情出了问题,都可能是某个人的问题,因为他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期望行事。比如,孩子放学回来,张嘴就是“饭做好没有”,父母就会不高兴,因为父母设定的是,他应该进门就叫爸爸或者叫妈妈。但是,父母和钟表匠的态度不一样:钟表匠是,钟应该走得准,走得不准我去想办法让它走得准;父母是觉得孩子应该怎么样,如果做不到这样,就是孩子的问题。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把这三个立场搞混。很多时候,我们出现错误反应或情绪出现动荡,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采取了不恰当的立场:
1. 飞机上的噪音 Vs. 院子里的噪音
比如坐飞机的噪音是非常大的,但常坐飞机的人从来不会抱怨噪音,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原因是他对飞机的噪音持有的是物理立场:他也不是飞机的设计师,即便是设计师也觉得这种状态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假如你在家里休息,邻居家小孩突然在院子里制造了某种噪声,虽然这个噪音的分贝可能比飞机的噪音分贝要低得多,你还是会很生气,因为你这时候采取的是意向立场。
2. “小孩什么时候最烦人?”
一个孩子什么时候最烦人?客观讲,他刚出生的时候最烦人,因为他有什么需求你也不清楚,他除了哭也不能干别的,一晚上他能醒十几次,拉屎拉尿……所有这些你从来没干过的事情,你就得去干。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所有的父母都不觉得小孩那个时候最烦人——因为父母对那时候的小孩是物理立场:孩子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当等孩子再大一点儿,也有烦人的时候。比如有一天,小孩突然说了一句他自己都不懂的脏话,大人是不太会生气的,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说过类似的话”或者“这孩子一定是接触了不该接触的人”。这个时候,父母采取的是设计立场——问题出现,原因归结到自己,同时还想着如何去改变这种状况。
但是,等孩子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就会觉得:这是他最烦人的时候。你看,这时候这个孩子生活能自理,不会乱拉屎拉尿,有什么需求也会直接说,很好沟通嘛,结果呢,你发现他是最烦人、最不好沟通的——因为你的立场在他成长过程当中,逐渐从物理立场转到设计立场,现在又转到了意向立场,也就是一个潜台词出现了,“他应该怎么样”。意向立场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应该怎么样”,如果孩子不是这样的,父母自然就会产生一种 “怨恨恼怒烦”的状态。
意向立场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立场,它很容易让我们远离认知状态
当人的心智滞留在意向立场的时候,整个人的思维、行为、表达方式都会被恐惧、愤怒、厌恶所控制。简单说,就是满满的负能量。而人一旦被这种能量所控制,就会进入一种非认知和反认知的恶性循环,让真实的世界、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离你越来越远。
当认知失调的时候,另外的东西就会出场——情绪。
认知是在情绪底下做事的。就像如果要判断你能在一个公司做多大的事儿,就必须知道所在的这个能量场和权力体系。用休谟的话说,“理智永远是情绪的奴隶”。一旦情绪出场,理智要不就是退场,要不就做了情绪的狗腿子。当意向立场作为一种自然出现的有用立场,我们不能滥用;当你的情绪处于“怨恨恼怒烦”的某一状态时,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在滥用意向立场?”这时,比较有效、简便的方法就是重新回到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让你的心智能量重新回到认知状态。
总言之,我们要用物理立场的心态去认知世界,用设计立场的胸怀去感知世界,摒弃意向立场的牵绊,让我们眼中的世界充满乐趣,在人生的道路上惬意的认知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