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疫情爆发后,日本京都府舞鹤市紧急驰援大连市的物资上,写着这样一句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我们才惊觉,原来有一个地方跟我们的距离一衣带水;原来有一个地方跟我们的文化同宗同源。
这句诗出自“七绝圣手”王昌龄,用“明月”、用“两乡”这些惯常描写乡愁的词,表达出人分两地但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也许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乡愁却可以是相似的。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日本近现代版画巨匠川濑巴水浮世绘里的“十万种乡愁”。
1 浮世绘就是我们的信仰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脱胎于中国古代的仕女图,是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多以彩色印刷的木版画为主,曾风靡于全日本,传到欧洲,直接引发了欧洲的美术革命。
有一个最著名的欧洲迷弟——梵高。在他的日记里写道:“说我们是光的画家,这是你们对我们的不了解,说我们喜欢浮世绘是对我们的看不起,浮世绘就是我们的信仰。”
梵高早期临摹,后期作画吸收和融入了很多浮世绘的绘画技巧和理念,比如这幅唐吉老爷,人物背后就是典型的浮世绘作品。
说浮世绘通过西方影响了世界,一点都不为过。
鲜为人知的是,鲁迅先生也对浮世绘有着近乎痴迷的狂热。1926年至1936年间,鲁迅购买浮世绘书籍17种33册、单页浮世绘30幅,几乎囊括了日本浮世绘大师的代表作品。
他在给日本歌人山本初枝的信中说道:“中国还没有欣赏浮世绘的人,我自己的这些浮世绘将来交给谁,现在正在担心。”拳拳爱意溢于言表。
到了近现代,浮世绘大师纷纷远去。最善表现女儿情态的喜多川歌麿已经做古,喜欢描绘风景与平民生活的葛饰北斋已经走远,在《叶隙之月》里描绘唐诗“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满天”的歌川广重也做离开了人间。
所幸的是,又出了一位川瀬巴水,其作品精致典雅,有“昭和的歌川广重”、“旅行诗人”的美誉。一生遍寻日本美景,采风制作木版画超过600余幅。其中以隽永的风景画为最,画中的风、花、雪、月皆有灵,每一幅都是一个唯美的故事,氤氲着淡淡乡愁。
2 日本国民的心灵故乡
乡愁是什么?
是窗前的明月,是故乡的寒梅,是枯藤老树,是西风瘦马,是江枫渔火,是夜半钟声,是日暮乡关的追问,是烟波江上的愁苦,是江南的油纸伞,是塞北的南飞雁……
乡愁,是由一个个记忆中的意象组成的。
川瀬巴水就是能将雪覆斗拱的建筑、疏影斜照的月光、静谧安宁的富士山、撑着纸伞的和服少女,用纤细至极的色彩和绝妙的光线组合在一起,捕捉到画面中细小微光,描绘出诗一般的意境。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这是日本国民记忆中的乡愁,正如我们的乡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在《富山平原》上,朗月高悬,寒林雾晚,萧萧枯木,阑阑烛火。
于皎皎《春月》中,海上明月,清波碧粼,浮云向远,松伴渔人。
也许是远行客,也许是夜归人。在赶路的夜里有此等景色相伴,想着此时此刻在遥远的故乡也许会有另一个人,仰头望月,千里婵娟。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大阪天王寺》里,空濛远寺,入院繁星,钟磬不鸣,静听雪声。
有《根津権現之雪》,雪落青瓦,雾迷红墙,紫衣兰伞,踏石而归。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落时分,最是静谧。喧嚣与纷繁不再,也许只有故乡的温暖和亲人的陪伴,最能抵御这漫漫长冬。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那是《相州前川的雨》,滂沱大雨,乌云远散,长街孤影,灯火幽明。
还有《熊本城宇土墙》,斜风细雨,草色映阶,重檐隐碧,积水如镜。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故乡的雨巷淅淅沥沥,游子的心不知归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四季风雨,日升日落,在川濑巴水的笔下,这些画面让人觉得心在此刻都安静了。思绪已经飘飘荡荡,回了悠远而常伴梦中的故乡。
我一直心有疑惑,为何宫崎骏的漫画能那般清新浪漫又温柔雅静,了解了浮世绘的画风才发现,这可能源自传统、源自传承。
川濑巴水有一句著名的话:
“写生也好,版画制作也好,画中之景能让大家感觉如亲眼所见一般,这就极大满足了成就感。”
美好的画面,可以在眼里。但温柔的故乡,一定在每个人的梦里。
我们要感谢人类历史上的这些不朽的艺术家,通过敏锐的体察和细腻的笔触,把美和情感凝聚于纸面,将我们的十万种乡愁,稳稳地安放。
我们之间的距离,差着一个公众号:古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