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惊讶、敬畏与好奇的十字路口,你该怎样好好生活?走出舒适区,进入一个突然之间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吧。——来自《其实你也可以很有趣》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说一些需要我们决策的事情,这些事情很费你的脑子。《指导生活的算法》这本书告诉我们,你遇到的那些问题都不是问题,这些都可以用数学算法来决策。有没有觉得很神奇?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数字,37%。
怎么用37%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呢?书中提到的案例是我们平时在买房的时候,会很纠结买不买?哪个更好?这时候37%就派上用场了。你将一个月的时间分成两个阶段,37%的时间就是那个阶段点。在第一阶段,你只看不买,就是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了解一下市场上哪些房子你喜欢,哪些你不喜欢。记住在这个阶段内你看到过的最满意的那个房子。等到过了37%这个时间点之后,你就进入第二阶段,从这天开始,你一旦遇到一个比第一阶段那个最好的房子好,或者类似的房子,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此书中另一个“栗子”,就是“盛女”相亲。因为到了一定的年纪,无论是家人还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好像通通关心上了你的个人生活,感觉你不成婚都是对不起全家一样的。这时候,你也很头疼,你到底要不要屈服于父母亲戚的过多关爱之下呢?这时候,数学算法也可以帮你抵挡一下,给你提供了支撑理念。假如,你打算40岁结婚,从18岁就开始找结婚对象,那么你的两阶段分割点就是26.1岁。怎么算出来的呢?(40—18)*37%+18=26.14.再比如,假如一女生35岁准备结婚,从28岁开始找结婚对象,那么根据上述理论,那就要在(35-28)*37%+28=30.59这个节点以前进入一个观察期,她应该只交往不结婚,但是必须要记住在交往的男生中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30.59岁之后是决策期,再结交新的对象,一旦遇到一个比那个人还好,或者和那个人差不多一样好的男人,就应该马上把他拿下。这是最佳的最佳择偶策略。当然这是数学家告诉我们的,生活总是不期而遇各种小确幸。
当然,数学家提醒我们,计算的关键在于时间因素。你想去你住的地方附近的健身馆游泳,但是去了好多次,一半的次数里那个健身馆的泳池水没能及时换水,你就郁闷了,那么你今天晚上会再怎么做决定呢?是继续去还是换一家新的?这就跟时间有很大关系了。假设你还打算在这里住很久,那你就应该去积极探索新事物,冒点险是值得的,一旦发现一个好的游泳馆,将来可以继续去游泳。但如果你明天就要离开这里,换个城市了,因为你有可能去那边出差,那么在离开前的这个晚上,你需要的是最稳妥的体验,所以该去你常去的那个健身馆。
说到次数,这让我想到我之前看过的博弈论里头提到,博弈结果也会和次数有关。如果博弈只有一次,则双方都没有机会成本(简单来说,一次就定输赢),所以会最大化自己利益,选择非合作博弈。但是如果博弈很多次,那么就要顾忌现在做出的选择会不会对对手将来的选择有负面影响,反过来影响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选择,这就有可能出现合作博弈 ,双方顾忌对方利益,出现双赢局面。(ps,又想多了)。
回到正题,第二个点就是,我们过度关注细节,犯了过度拟合的错。有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文案或者计划报告做得简洁明了,可能会更打动老板的心。有时候计划做得太详细,反而让老板失去耐心,因为他们大多数只是把控一个大概的方向,而不是专门敲打你的每一个要点。关于怎么避免过度拟合,书中给了三个建议。第一,限定思考时间。比如一天小时之内必须完成报告。第二,限定内容长度。比如“电梯谈话”。第三,在白板上讨论商业计划,要使用粗的马克笔,笔画越粗,对你的思维越有利,越能逼着你去考虑大局。
第三个让你有思考价值的是,关于时间管理,数学家们都是怎么解决的?“最近截止日期”算法。按照截止日期的的早晚安排任务,先做最早截止的任务。或者如果你想要的是尽可能按时完成更多的任务,那你就应该先放弃那个占用时间最长的任务。如果这个任务牵涉到别人的等待时间,我们就应该用“小事优先”,也就是完成时间短的任务优先的原则。小事优先,可以确保让等待的时间之和最小化。在小事和要事之间,怎么权衡呢?数学家的答案也非常简单。你先估算一下每个任务的“重要程度”,然后你算一算每个任务的“密度”。一个任务的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时间,然后你就按照任务的密度从高到底的顺序去做事。这就能让你总的心理负担最小。
Ps:今天有一个特别高兴的事情,就是我成为一个理财社区的大V了,开心,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读书笔记与思考,先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