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有边界,个人成长是没有边界的。
我们的工作中充斥着各种边界,有岗位边界,比如测试工程师和开发工程师;有业务边界,比如客服和生产。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业务背景下的产品经理的工作边界也不同。工作边界就是划定一个范围,清晰出来什么是“我的工作”的界限。在选择公司的时候,很多人会思考是去小公司还是大公司。有经验的人会说这事得看你对工作边界的要求高不高,比如小公司没有明确的边界,什么都要做,人的横向能力要求高;而大公司有明确的边界,每个岗位犹如复杂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通过协同来一起达成目标。
当然今天不是和大家讨论如何选工作的问题(我也不擅长),回到工作边界的问题上,这里我先讲个故事。
上周因缘际会结识了我司一个大牛产品经理,于是就有了一次面谈,期间自然少不了一番“吐槽”。大牛说几个月前老板交代下来一个任务,要做一个智能无人货架,这有别于现在市场上很多“货架+APP/扫码”的非智能无人货架。而当时他们团队只有1个产品和5个研发,大家从来都没做过这个东西,连它该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网上找了一圈也没找可借鉴的竞品,这事难啊。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个做物料管理的设备,把一包螺丝钉往上一放系统自动识别出来是1000颗。这太有意思了,于是他就联系厂商自己花钱买了两套设备拆了,拉上开发一起天天研究其称重相关的算法。最后搞清楚这东西怎么玩的时候,再结合其它方向努力的收获,最后在2个月内做出了那套基于称重+视觉识别算法的智能无人货架。这期间,用于视觉识别的摄像头的摆放位置、角度,货架的高度、宽度怎么设计,甚至货架上的每个螺丝钉都是他们一个个自己拧上去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生生把他从一个软件产品逼成硬件产品了。
故事讲到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受。可能由于之前我参观、体验过这个产品,所以对“称重+视觉识别算法”、“智能货架”这些关键词不是特别有感觉,真正触动我的是我之前不曾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产品跨越了多少我们“常识”里的工作边界。
想实现个人价值的产品经理是需要“跨界”的,任何影响产品价值实现的工作理应是分内的事。
这话说的漂亮,做起来真心难,我自己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一个公司级的项目,需要我们配合做个简单的需求,其中涉及多个业务条线,都是错综复杂的网络。这个需求可能看似简单,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波总会影响到产品的整个价值。所以我们应当关注整个链条是否完整、合理、有价值,我们所处的这个节点的价值以及和上下游节点的关系,再不济也不能让事情“卡”在我们这吧(还能避免背锅)。当然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还是得专人来做,毕竟产品经理不能真的去写代码。
写到这里,我想可能已经有同学会想“我本职工作都已经做不完了,哪还有闲心考虑别的”。所以在看待边界问题时也得清楚自己的承受能力,同时需要识别出哪些边界是有一定弹性的,哪些是必须坚持的。
对每一个需要自我赋能、自我成长的产品人来说,不设边界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是基本要求。
最后想说一下,写文章这事本身和我的工作职责没有啥关系,每周一篇(已坚持2个月)本身就是对自己的自律能力、自驱力的一种锻炼,我相信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所收获。
文章的质量还请轻喷,毕竟过了那个“文思如尿崩,谁与我争锋”的年纪,有时候真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如果哪天真写不出来了我就考虑写一个鬼故事来填补一下(手动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