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年,我一直活在空转,消耗状态。失去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照顾自己 。
对中国大多数女性来讲,孩子,家庭,父母,工作都很重要,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在中国的文化和传统里,自我牺牲渐渐成为渗透到骨子里的一种母亲本能。做家务,辅导孩子,打点家庭关系好像都是女人的事,这些事情足以让一个女人精疲力尽,但是,你还得和男人一样上班。有些女性也许不用上班,外部物质条件也得到很好的满足,但她仍然会被孩子,还有一种空虚感所困扰,在没有家人理解支持的情况下,自己也不懂得照顾自己,这时候女人是很容易崩溃的。据统计,很多女性都在这样的“消耗”状态活着。
重要的是,这样的模式,不仅对女性自身不利,对孩子家庭也不利。妈妈管的多,就更加严格,习惯控制,伴侣不能参与进来,就更缺少理解,于是女性变得怨气冲天,疲惫又带来更多的急躁,这使得亲子之间夫妻之间,所有的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孩子们渐渐发展出应对这样关系的策略:对妈妈撒谎,讨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对抗叛逆,对爸爸也认同妈妈的怨气,瞧不起爸爸,疏离父母。孩子内心需求得不到关注,就在外面发展朋友,也有些孩子夜不归宿,甚至走极端。这样的状态下,妈妈根本没有觉知思考:“我到底是要控制家人,还是想跟他们有更亲密温暖的关系”。
过去,我就是没有觉知,急急火火的瞎忙,付出很多,也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也是焦躁迷茫,心力交瘁。
那时候,我努力做一个好母亲,好员工,好朋友,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发现激励我做好那一切的火花都消失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天到晚我好像伪装起热情满满的样子,但是我真的没了热情。很累,倦怠,想哭,没有人懂我,没有希望,一切真没意思。
我很忙,不忙也得让自己忙,闲下来更莫名焦虑 。但是我好像也不知道要忙什么,本来一点小的工作,正常的去做就是了,但是我那个心就吊着,一直在紧绷悬吊的状态。我很少去健身房,也不去参加照顾我身体的任何活动。 不会想着去照料自己的情绪。也懒得去一些热闹的场合参加同学聚会。别人的热闹和张扬的幸福,总会让我觉得更孤独更寂寞。我变得容易发急,也容易低落。对孩子发急,对先生发急,就是拿个碗快类似的小事也是急急吼吼的。孩子非常紧绷,她在日记中几乎天天写到“今天妈妈不高兴了,我又惹妈妈生气了,我不乖……”(这是几年后我才知道的,那个时候我根本意识不到我的负面情绪,孩子承担的更多,你看看,我口口声声爱孩子,但是我给出去的全是压力,匮乏,挫败感)。那时候整个家里气氛也非常压抑,在外面好像还能端着,只要回到家,心自然的就燥起来吊起来。
三十多年的人生,我就把自己活成了这迷失的模样。这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我当时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是我的问题,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亚健康与自己的状态有关系。
直到好多年以后,我才醒来
2.
后来,我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开始去寻找真相,这个寻找就是从与自己的连接开始的。
我学习回归自己的身体,我开始花时间和精力来照料自己,感受我自己。我安排一点点时间让自己运动,我的身体开始回应我,有了一些活力,气色也有改变。我开始让自己慢下来,让一直吊着的心通过慢慢的呼吸,冥想,一点点松下来,尽管一开始效果并不理想,但是我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持续陪伴自己,慢慢的心有下沉的感觉了,有一点点平静放松的感觉了。我开始感觉到放松,感觉到一种自我照顾后的满足,如果你常常善待自己,做些诸如跑步用心吃饭的事,你一定懂得这种美好的感觉。就这样,我更喜欢和自己待在一起了。
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开始感觉到自己,我感觉到我自己的时候,我真的好心疼过去的自己,忍不住失声痛哭,那么努力还是过不好人生,怎么就把自己活成这样了。
对我的过往人生,祭奠,告别。开始了新的自我救赎。
最难的改变其实就是最初,从哪里着手?
我想起一句话“当你陷入苦恼,对眼前的生活一筹莫展时,就去打扫屋子,从最小的事情做起,开始改变。”
我就是从做些“小事”开始的。慢下来,舍得给自己时间,从最小的事情开始改变:打扫自己的房间,房间整洁了,内心淤堵感减少了,精神状态也越来越积极;不再凑合匆匆忙忙吃外卖,而是用心做饭用心品味食物;做一些练习陪伴我的情绪,学会了接纳它们;开始精简我的圈子,我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于是排除外在干扰,让自己处在一个更加滋养的关系。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感受性被唤醒了,内心柔软了,你就常常能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了,当你联结到深层的自我智慧,仿佛联结的原本就有的一种生命力,你会发现 你的内心有些东西活了过来。当你看见自己,开始学习尊重自己的心做事,就减少了很多的焦虑。因为是你自己内心的决定,你会更坦然的接受你的决定带来的一切可能性。
当你这样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时,你会发现美好悄然而至了。如我一样, 你可以活过来了。你就会努力过一种尊重并照顾自己的生活。
3.
我坦诚的给更多的父母分享了我的生命故事,发现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我带领大家一起寻找一种东西,那是一种目标感和活着的意义感,我们一起探索如何活出自己,如何活出女性生命能量,如何活出母亲。这些探索让我们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很重要的,我们先活好自己会照顾自己, 才有可能照顾好孩子和家人。当你真正能会爱自己,去活好自己,你才会有高品质的亲子关系。
事实上,孩子对父母的期待,首先是期待父母活着活好。活好的母亲,这个状态就是给孩子最好最有榜样性的教育。
所以,后来的我与孩子的连接变得丰富,我也能够给孩子更加有效的精神支持。
亲爱的,当你读到这里,也许基本完成了认知的重建,你一定不想再过那种没有热情,混混耗耗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你会开始思考高质量生活的可能性。
我想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慢下来,感受生活,你就从来没有活过。”
祝愿你,活着,热烈认真的活过每一分钟。
2016.年于济宁(拾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