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吉他,可以弹奏出如风般的清新洒脱,也可以吟唱出岁月的沧桑沉淀。制琴师孙全武,一个用双手制作手工吉他的人。他对每把琴用情至深,把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承受,都熔铸在每一把手工吉他中,让每把琴都变得鲜活有灵魂。
1996年,老孙满怀音乐梦来到北京,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满北京晃悠了20多天,才终于获得一份琴行的工作。在那里,他认识了很多有才华的乐手,一起组建乐队,在其中担任贝斯手。之后,乐队因故暂停,老孙便辗转去到二手玫瑰乐队帮忙,然后又去了一家独立唱片公司做编曲。2008年,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老孙认识了著名的制琴师高君大师。因为从小喜欢手工,他开始跟随高大师,每个周末都去大师那里学习手工制琴,一学就是四年。
手工制琴对制琴师的要求很高,需要其对音色有足够的敏感度,能用耳朵判断板材的声学特性,并根据声音决定板材的厚薄度、木材的配比、内部结构的优化等。但懂得这些还不够,制琴师本身还得有深厚的音乐素养,能辨别自己制作出的究竟是精品,还是仅仅只是一台机器。因为曾做过钢琴调律师、玩过十几年的贝斯,老孙对音色、音准的把握自然得心应手,也甘愿倾注其对音乐的理解,潜心打磨出一把把悦耳又独特的手工吉他。
制作一把琴,快则一个半月,慢的话得一年时间。制琴的过程非常孤独,老孙常常只身在工作室一待就是一整天。但老孙是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也享受孤独的状态,每次做琴时他都不愿被外界打扰,静心专注,只和木头交流,听木材的声音、顺应木材的纹理和应力,把自己的个性和灵魂都融入到琴中。老孙热爱手工制琴,无意私藏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他常会把设计、制作琴的过程拍摄下来进行分享。
木头是制作一把琴所不可或缺的原料,因此老孙特别珍惜木材。他总说,每片木材都来之不易,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生命,要顺应自然,木材才会不紧绷,音色丰富,充满灵性与质感。闲暇时,老孙常常会把自己放归到自然中。几年前,他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穿越大半个中国,开车环绕西藏,一路感受着那种有信仰的虔诚,也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从大自然中吸纳天地之灵气,饱满自己的身心。
手作是时间的产物,匠人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缓下脚步,为其倾注宝贵的时间,践行慢工出细活的承诺。手作是坚持的产物,匠人甘愿忍受形单影只的孤独,漫步于已经少有人走的道路,给时代留下孤傲的背影。手作是经验的产物,它不似机器生产那般标准化、模式化,却真实地汇聚了匠人对事物与世界的认知。正因如此,每一份手作都变得有灵魂、有生命,给人以温度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