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特殊儿童老师的第62天。
短短的时间里即将告别我的第一批学生,第一批学生除了个别的一两个是自闭症儿童,其余的几个都是感统失调语言迟缓的孩子。
在这期间成就感和挫败感都是交错而来的,起初认为普龄孩子更懂得配合更好调整,其实普龄孩子在面对强制性的调整下态度更加反叛,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强弱和性格的不同注定了他们的进度差异慢慢会被拉开,甚至越来越来。面对着三个普龄孩子,短短62天一个已经在调整古诗童谣和绕口令了,一个还在单字阶段,而另一个却是刚步入单字阶段没多久,有时候也会质疑自己:真的有能力教好他们吗?
其实我更喜欢给谱系孩子上课,相比普龄孩子,我似乎把更多的耐心留给了谱系孩子。谱系孩子的缺陷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选择的,给他们上课我会不自主的带着一份怜悯和心疼,以这种心情面对他们的问题行为都能处事不惊,即使一点点的回应和进步我都会心存欢喜,不停地为他们加油打劲为他们欢呼雀跃!
仔细这么想来我也是一个有些双标的老师,难道普龄孩子的感统失调和语言迟缓问题就不值得我多加用心吗?不是的!对于普龄孩子我会更加急切,我认为他们是可以完全好的,甚至可以很快就好了,可是面对他们的进度慢不配合让我更加挫败更加无能为力,就像是“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的无奈。普龄孩子的问题更多是来自家庭的影响,都是些人为造成的问题(排除器质性问题,例如:舌系带过短或声带问题。但我个人认为舌系带过短并不能是所有问题的借口。),这些更应该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才是最应该上课学习的对象。
有时候天马行空,我想着以后生孩子不仅要准生证,还要家长学校的结业证书,否则将定性成不合格家长,以后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任何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问题,家长将要有连带责任并对其进行处罚。“谁不是第一次当父母呢?互相体谅一下吧!”“天下父母心”,往深层次去理解,我表示这两句话我不喜欢,也许是我还没有成为父母,不知道养儿辛苦,可是在一切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决定生儿育女,这到底是“天下父母心”还是其他的一些什么呢?我还不懂,等我为人父母后我再把我的心得分享出来吧,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来“讨债”的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