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着书,脑子昏昏沉沉,注意力集中不在学习上,眼中的学习枯燥且乏味;各路法子用遍了,早起、定精神领袖等等,但总而言之仍有一个问题——静不下心学习。事后会后悔,会焦虑,但继一晚的忏悔后,白天又是日复一日地浪费时间,这是否便是你的现状?
要改变此状态,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之所以说难,是因为青少年理智脑发育不大成熟,难以控制脑中的本能及情绪,例如趋易避难、贪图享乐、“今天不在状态先不学了”,且容易受外界所迷惑,沉迷于各路新鲜事物,从此学习时的专注力一去不复返。想要蜕变,便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力来摒弃杂念,这便说到了易处:有志、有心、有力、有乐、有时,共是五点。
有志,顾名思义,无非便是早早立志,这点切忌的便是不切实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对数理化毫无天赋可言、一见数字便头皮发麻的可爱憨实的高中生立下鸿志:我要进清华大学数学系!若你也易定下此类目标,一是对自我的认知及定位不清晰,二是对“立志”一词不甚理解。“天才少女”谷爱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出圈,她早在13岁时,便言明自己要拿下本届冬奥会的冠军。果然,一跃成史,“青蛙公主”爱凌一举夺下金牌,为国争光,如愿以偿。这足以可见正确的志向之重要性。
另外,无论在假期还是在上学的期间,只要你“有志",那么"有心”在学习上,便是无可厚非的要求了。首先便是拒绝有太大刺激性、兴奋性的业余活动,诸如打游戏、刷短视频、看言情小说此类。当然,若你能清楚把控自己:我只是来刷刷文艺视频积累些作文素材,并不超过半小时;我来涨点小知识,用时在十五分钟内;我能完全甩开小说情节使我内心起伏对学习产生的不利影响,只是来学习作者优美的文笔及其中的精彩词句段……以上皆是至优的,但广大青少年没有具备如此的自我控制能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其次要讲的,则在诸葛孔明先生《诫子书》一文中有所体现。其中提到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等语句,都强调了心静对于学习状况的决定性。散步、冥想、静思、与家人谈心、阅读恬淡的书或文,听音符如繁星般跳动的纯粹音乐……这些举动,在你陷入想少与同学聊天但管不住嘴、一想专注地写作业就一字看不进的焦虑局面中时,或许能够派上用场。当然,别把发呆也算上了!
而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于是我们再顾“有力",便不难理解了。单是眼睛视力这块来说,拿我个人看,年幼不更事,坐姿从小便不规范不端正,再加上以往手机、平板的轮番上阵,每日不下五小时的高压,我脆弱的双眼一下便戴上了这深达700度的眼镜。即使是如今,我也时常写着写着便歪去一边或倒向书本,依然得靠自身及他人的警醒来矫正那不甚雅观的姿态。平日里吃热气腾腾的美食,为避免镜片上雾气缭绕,我也只好从脸上“请”下眼镜。日常生活中摘下眼镜,世界可谓成了印象派画作中的典范,看见走来的一人,也只好依据体型、动作来判断来者何人。可看出,一副眼镜给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抛开眼睛这痛伤,寒假亲友家、自己家的请宴酒席一顿顿下来,体重在那不知不觉中升了去,赘肉在无声无息里多了来。心情郁闷?跑个一公里再说!看是否神请气爽!内心浮躁?跳个两千的绳再说!看那愁绪也好、烦躁也罢,是否已随一部分脂防烟消云散!
好不容易有了学习心思,可接下去却越学越没劲儿,越学越觉得枯燥。若你对此深有所感,那么,你一定没有听说过20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言的这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忆一日午后的自习课上,校园中茶花的香味连卷着所有人的倦意在空气中弥漫,教室里困意一片。当时的我正在拜读法国作家凡尔纳所著的《海底两万里》,那书中一个个繁杂的专业学术名词字眼儿,使我的眉头皱得紧得能够夹死一只苍蝇。我心中暗道: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乎,我振作起来,把自己代入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的视角,看那精彩纷呈的世界。文字在我眼前生动活泼地跳跃且舞动起来,向我阐述眼前海底的奇观异景。珊瑚,水藻,海绵,鲨鱼……时间一晃便到了下课,我仍意犹未尽,与之前强打精神阅读的我截然不同。同样,连续斩获两届冬奥会花滑男单项目冠军的“冰上贵公子"羽生结弦就深深地热爱着冰场、花滑,他常常亲吻或抚摸冰面,他用一颗炽热的心与娴美的动作诠释着他踏上冰场的激昂与欣喜。央视解说员陈滢女士这样评价他:“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诗一般的句子凝练地道出了那抹冰场上刚柔并济的飒爽英姿。便是从小的热爱,使羽生克服重重困难,摘得桂冠。
诗人王贞白云:"一光阴一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的,心中有时,行中惜时,千百年来,在我泱泱中华,这都是读书人的行为标杆。近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现今浪费的每一秒,都是在为你的竞争对手让路。"能够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正是人生一笔宝贵的无价之宝。
最后,望以上分析及建议有助君挣脱浮躁、安于宁静,在崭新的日子以同样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