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年底了,你年初做的计划表还记得是什么吗?当初那些想要学习的东西都已经学完了吗?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两个问题都已经忘记当初的目标了吧。
不必懊恼,这是咱们普通人的常态,年底的时候回顾年初的积极计划也许会懊恼,唉,又一年就要这样过去了,浪费了一年的时候,明年我一定要重新开始,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按部就班的把自己的计划表全部完成。
如果,你只是这样毫无意义的畅想,那么明年你依然跟今年一样,啥也没做,因为你不知道改变自己的关键在哪里。
在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里有这样一句话: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01、为什么改变自己的关键会是创造价值呢?
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想要变得更好更优秀?也许有的人回答,我想变得更优秀是为了吸引更多同频的人,有人说或我想变得更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多赚点钱,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等。
既然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交友等等,那么核心力肯定就是你自己本身是要有价值的,如果你没有任何价值,别人又怎么会认可你呢?
例如:同在一个公司,同样做一份计划书,你在计划书里只是简单的罗列了材料内容,有人员缺失需要替补;而你的同事在做计划书的时候做了详细的材料解析,报备了人员缺失的同时还提供了可以替补的人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一定是喜欢同事的,因为同事提供了自己的价值,他为领导节省了许多时间可以去做别的事情。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朋友之间,都需要你提供自己的价值,别人才能回馈给你同等的价值。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中就说过这样的话“交换才是硬道理”,确实,你想认识比你厉害的牛人,首先你要把自己也修炼成牛人才行,不然你拿什么跟人家等价交换价值?
在《认知驱动》中周岭老师也说:“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02、价值究竟是什么?
说了半天的价值,你真的了解价值是什么吗?
价值就是对别人有用的东西。例如,你看一篇文章,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让你意识到你平常的一些常识原来是错误的,那么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就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就是纠正了你错误的常识,让你得到了新知识。
再想一想,我们在刷抖音的时候,愿意主动关注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呢?一定是你觉得可以从他那里学到东西的人。
例如,你爱好做饭,在看到一个博主做的饭又简单又好吃,你一定会关注他有时间去跟着他的视频学习吧;如果你喜欢化妆又画不太好,你刷到一个抖音博主从最简单的开始一步步教授化妆,我想,你也一定会关注他,然后跟他学习化妆吧。
这些你愿意主动关注的人,都是展现了他们自己的价值,让别人强烈需要他们,才会主动关注他,给他点赞留言。
其实说白了,价值就是把你自己会的东西教授分享出去,让那些不会不懂的人得到启发、或者能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改变了他们的一个观念。
不要去想我什么也不会,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有些你觉得稀松平常的事,可能在别人那里就是从来没见过的,积极的去分享就好。
就好像你家天天吃炖菜,别人家天天吃炒菜,当你们两家碰到一起的时候,你可以学习做炒菜,他可以跟你学习做炖菜,这就是价值交换。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创造价值,并获得价值。
03、怎样才能创造、获得价值?
想要创造价值的第一步就是要转换思维,从“我想要得到什么......”转换到“我能给你什么......”。
其次,就是要愿意并舍得在学习新知上投入大量时间、资源。
如果你想要长久的被别人需要,获得长久的价值,那就需要关注自身,默默的打磨自己。用周岭老师的话来说:“如果你写一篇文章,首先要问问自己,你写的这篇文章在三五年后依然会有价值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好好打磨写出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要继续。”
而想要写出有价值的文章,就一定要有大量的输入,也就是阅读、学习。
最后,要有利他的精神。
是不是一提起利他,你就觉得这是鸡汤了?其实真不是。就像稻盛和夫在《心》中说的:“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因为利他需要我们先付出,甚至是无条件地付出,有时还要面临一些损失,忍受一些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这会使大脑不自觉地产生抗拒,所以我们才很难迈出利他这一步。
也或许有些人误解了利他,觉得利他就是试图用某种条件去取悦或控制他人,这是错误的想法,利他的正确姿势不是无端付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当你把这三点牢牢记住,并真正的去实践它,你就会知道它的力量有多大,它会回馈给你翻倍的收获。
《认知驱动》里这样说:“当我们开始思考做什么事情能够给别人带去长久价值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新天地;当我们开始想办法把自己打磨得更有价值的时候,就能在浮躁的人群中稳住自己、默默前行,去等待那束光亮出现。”
周岭老师说:“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
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