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中研院组织了一次SM的应知应会考试。考试过程中,大家都反馈题目比较难,四处去寻求答案。于是小妹儿找到我,期望我给大家一些帮助。进而我被成为了干系人,参与了一次很有意思的冲突大战。
今天的事件中有两个重要干系人:
小妹儿:作为项目的辅导员。她虽然不是被考对象,也算是重要干系人。首先,她一直扮演着一个信息汇聚点的角色。遇到各种问题,她总是可以快速理清思路,找到最直接有效的干系人把问题解决,这是她擅长的。当身边有小伙伴求助于她的时候,她的自动驾驶模式驱使她找到了我。另外一方面,她作为辅导员,存在各个项目间SM考试结果横向比较的一些压力。所以,她希望我们项目的SM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想法再一次驱使她想要帮助大家把问题搞定。
童童:某团队的SM,做题的过程中,遇到几道题答案描述有些模棱两可,还有些题超出了她的知识范围。做题过程中,情绪一直处于高位。最终针对一道题,引发了和我的一番探讨,整个探讨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各执己见到握手言和再到抱抱收场,可谓是精彩万分。
童童语录1:我最困惑的是:团队成员应该关注团队愿景还是团队目标?单选题,哪位能答复一下,我高考题都记不住就能记住这道题,让我觉得脑仁都能想散黄了!
童童语录2:先说一下啊,这道题我不知道怎么答,我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我觉得能发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哈。因为这是我遇到的第三道题哈,我在冥思苦想10分钟之后,我就想放弃考试,也想放弃当sm了哈,我觉得我可能真的不太合适。从小语文差。我觉得我考不过了,别说4次哈,10次我也考不过。
童童语录4:我不是跟你争这道题的对错,我在给自己找一个考这个试是心甘情愿的理由。
童童语录5:我也不知道O型回路,S型回路,我甚至不知道这对团队建设和我个人能力提升有多大的关系。我只能考试的时候现查,这是《系统思考》这本书里面提到的概念,不是一个java语言,不是一条SQL语句,甚至不是一种模型。
选择阅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我可以因为兴趣去读一本书,是享受的。但是我不愿意因为一个考试去读一本书。
童童语录6:我很赞同静静来培训一些对团队建设,敏捷推进有帮助的内容,但我不愿意为这个考试让静静给我们恶补一些背书条目。
童童语录7:@guogegi 不要介意,我没有一定要反驳你的观点。你不要生气。如果这个考试考一些敏捷基本常识我认了,我会好好考,毕竟就是sm,就得做好份内的事情,但是题目都是S回路O回路,“愿景”还是“目标”的。我真的觉得很想骂脏话。
童童语录8:绝不是针对你冒火,是真的考题让我冒火哈。
我的语录:我很喜欢你这样的性格,真实[强][强][强]@李童
童童语录:真实也是情商低的表现啊,会让别人不舒服的,要改的,下次我就默默的关闭考试链接就好了,不能再吼了。
我的语录:真实是你内在有很强大的能量支撑你可以做自己
和童童的整个交流过程,我的情绪变化很复杂。一开始有担心会伤害到她,再到中间想要说服她,再到后面我赞同她,接纳她的观点,再到为她的真实点赞,发了那些文字,把对方和自己都感动到。
和小妹儿的交流过程,情绪比较平静。但期间有隐隐的担忧,担心她越界,担心她没有识别出其实这是一次机会。当老虎出现了,第一反应不是扑上去想办法帮大家去把老虎打死。而是想办法让大家清楚直面问题,把它视作一次触发改变的机会。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她很快便反应过来,快速建了群,巴不得马上就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