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何谓真实?我甚至质疑这个宇宙,我想知道是否它是真实的,我想知道是否我们都是真实的!”
——菲利普·迪克
01
起源
“赛博”音译自单词“Cyber”,查字典的话,大概是“网络的、计算机的”之类的解释,但其实这是在cyberpunk的概念被大众接受之后才出现的含义。cyber这个词简化自cybernetics这个单词,中文翻译成“控制论”,是一个于1948年提出来的学科,这个学科专门研究“动物和机械如何互相控制与沟通”,后来控制论演化成代指任何领域,用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控制的学科。
而“朋克”,则是一种音乐风格,一种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摇滚,后经演变,成为了一种独立的音乐。朋克音乐不太讲究音乐技巧,更加倾向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这种初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英美两国都得到了积极效仿,最终形成了朋克运动。同时,朋克音乐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为世界多地青年所喜爱。
在上世纪60、70年代,冷战和中东战争的爆发导致了这是一个黑暗压抑的时代,工业时代后期科技爆炸前期,未来近在眼前,历史还未走远,希望和绝望并存,矛盾和冲突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赛博朋克诞生了。
具体哪一部作品是赛博朋克最早的起源现在已经很难说清了,现在一般认为赛博朋克最早起源于两部作品。一部是1984年出版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一部是1982年的电影,《银翼杀手》。这两部作品为赛博朋克提供了最基本的视觉外壳与核心灵魂,经过之后许多优秀作品,如日本动漫《攻壳机动队》以及美国电影《黑客帝国》的完善逐渐完善立体。
02
设定
赛博朋克作为一种风格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与界限,它只是一系列拥有相似设定的作品的统称。虽然这些设定可能会有很多,但我还是总结出来了我认为最核心的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几乎完全依赖于网络,高度发达的网络可以让人轻易的获取任何想要的信息,只要支付足够的报酬。同时人们的私人信息也可以轻易的被黑客获取,并在暗网进行公开售卖。抢劫已经消失,黑客们往往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让一个人一贫如洗。大脑接口已经出现,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网络空间玩游戏,甚至可以一生都活在令人愉快的虚拟世界。人的意识与灵魂已经远没有那种神秘的感觉,在黑客们看来,那只是一串还算复杂的代码。
二是高度发达的生物机械技术。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替换自己的手臂,腿,甚至心脏,人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可替代的,想要力大无比还是小巧玲珑只是选择的问题——当然,还有价位。人类实现了终极梦想,永生。同时,也实现了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仿生人被广泛应用以替代脆弱的肉体。
三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在仿生人与永生实现之后,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便是富人在仿生人的帮助下无需任何劳作也可以保持富有,在看似永恒的岁月中肆意玩乐。政府渐渐消失,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甚至最终替代了政府,世界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终极公司的掌控下维持运转。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体力劳动已经近乎消失,穷人们的价值越来越低,被逼到了城市边缘。人们找不到工作——也没有工作,贫民窟中的杀人抢劫已屡见不鲜,因为政府已经消失,而公司们只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我们的主角则一般是处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桥梁。贫民窟的黑客,调查都市传说的警长,亦或者是遭遇奇闻异事的穷困青年。他们追寻着线索进行探索,越陷越深,最终得以窥探到社会的腐烂不堪并最终崩塌。
03
核心思想
网络空间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缸中之脑不再只是一个假想,当人们沉浸在虚拟世界甚至不知道有现实世界,现实世界还有意义吗?
如何判断仿生人是否具有自我意识,人类自己的意识又是什么,如果科学最终证明了人的意识不过是一连串的电子信号,人真的不是像机器一样执行着固定的程序吗?如果一个人的记忆被替换成了另一个人的,那么这个人现在到底是原来的人还是拥有原来记忆的人?
当一个人的全身所有的器官都被替换掉了,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
当资本以压倒性的力量压倒其他一切事物,人的劳动不再重要的时候,穷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人类的历史将走向何方?
我们已经越来越靠近那个答案了
04
相关作品
以下仅介绍我个人看过的,还不错的相关作品
人工智能/仿生人/改造人:
《银翼杀手》
《西部世界》
《攻壳机动队》
《我,机器人》
《月球》
《遗落战境》
《底特律:成为人类》
网络空间/虚拟与现实:
《黑客帝国》
《头号玩家》
《神经漫游者》
《超验骇客》
《源代码》
《刀剑神域》(逃)
其他:
《极乐空间》(阶级矛盾)
《全面回忆》(记忆替换)
《少数派报告》(预知未来)
《时间规划局》(时间与寿命)
《永无止境》(药物)
公众号:失落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