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恰逢读书会《小群效应》读完的日子。在这三天的日子,除了第一天我把书翻了下,剩余两天我没有打开来再看过(有点浪费钱的感觉)为什么不看?除了杂事特多外,也是因为自己懒,一到周末就开始起不来,其实内心很想起来,也会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看来我还不够忙,这就是常说的间断性努力吧。思考如何在周末也让自己早起的方法,是重中之重!
三天拆解了《小群效应》,也就是说三天就把这本书的精华给学习了,有点不可思议,有点措手不及。而我平时看书的时间会拖得很长,一本书起码要一个星期,小贝拿到书是从哪方面去入手的?接下来,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很重要。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内容,《小群效应》教我们从建群开始的人员筛选到采用适当的模式来运营,有哪些标准来衡量社群优秀与否,最后来说明为什么偏爱小群。对初期想要创建社群的人,有很强的实操性。而我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会思考其他社群现在在用什么方法,对号入座,或许有一天我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会更加得心应手。
《小群效应》和生活紧密联系。
我家俩孩子,在生命最初的头六年,用强运营思维进行引导,时时去关注,去鼓励,去尊重,去沟通,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用弱运营的思维,暂停家长的权利,听听孩子怎么说,让孩子自己去做,可以避免矛盾激化,透支和孩子的情感账户。这种思维用在所有关系中都合适,这种思维也教会我凡事适可而止,好好的去把握一个“度”。
这次打卡有一天超时了!想想原因,大概是太想做好,而忘记了完成是完美的基础。可没有完成谈什么完美呢?